時間:2019-08-29 10:03
來源:長治市人民政府
23.建立實施機動車檢測/維護(I/M)制度。2019年底前,力爭建立完善機動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
24.加快推進機動車監管能力建設。2019年完成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建設任務,實現三級數據聯網,實現機動車登記信息與排放檢驗信息交互,建立機動車尾氣排放檢驗信息與安全檢驗信息聯網機制,嚴格機動車環保監測站管理,規范機動車檢測。
25.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管控。2019年底前,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嚴禁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使用不符合國家排放要求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和油品。
26.持續開展生產和流通領域車用油品質量抽檢。嚴禁供應和使用不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持續開展生產和流通領域車用油品質量抽檢,加油站全年抽檢率力爭達到30%以上,油庫(含企業自備油庫)抽查比例每月不少于30%,實現年度全覆蓋。開展企業自備油庫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黑加油站點。
27.深入推進油氣回收工作。全市加油站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油氣三次回收工作。
(五)綜合管控面源污染
28.推進國土及城市園林綠化。新增國土綠化面積11.022萬畝;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90萬平方米。
29.強化矸石山綜合治理。年底前完成16座矸石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
30.強化揚塵綜合治理。建立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要求。規模以上建筑工地在揚塵作業場所和車輛出入口安裝揚塵在線和視頻監控,并與行業主管部門聯網。持續開展城市大清洗,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主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0%,縣城達到60%。
31.開展降塵量考核。對各縣區降塵量實施考核通報,超過國家標準的縣區,要制度專項整改方案并嚴格落實。
32.強化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監管。2019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9%以上。加強秸稈禁燒宣傳,強化網格監管,加強秸稈露天焚燒執法檢查。
33.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治理。餐飲單位和食堂應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并正常運行。嚴禁露天燒烤。
(六)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
34.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工業企業差異化錯峰生產。2019年10月1日起,未按要求完成年度治理改造任務的企業(包括無組織排放治理),予以停產治理。采暖期實施差別化錯峰生產: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限產40%,其中,位于主城區建成區及周邊30公里范圍內的,限產50%,不影響生產安全的情況下可采取錯峰停產。屬于產業政策鼓勵類的企業,限產20%,其中,位于主城區建成區及周邊30公里范圍內的企業,限產30%。2019年10月1日前實際生產負荷已低于上述錯峰生產比例要求的,按照污染物排放量和進出廠區大宗物料公路運輸量不增加的原則,核定錯峰生產負荷。對承擔供氣、供熱任務等民生任務的企業,根據供氣、供熱能力確定限產比例。
各縣區要建立錯峰生產企業豁免清單。列入豁免清單的企業必須符合以下標準之一:(1)完成治理任務的列入工信部綠色工廠示范的企業;(2)污染物排放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沒有超低排放標準的行業,污染物排放低于行業特別排放限值20%以上),且物料運輸采用鐵路運輸或其他清潔運輸方式的。其中,焦化企業必須采取干法熄焦。加強錯峰生產執行情況檢查,發現不滿足豁免條件的企業,應及時從錯峰生產豁免清單中剔除。
2019年8月15日前,市工信部門完成錯峰生產方案,將錯峰生產要求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確保可操作、可核查,方案中應列出錯峰生產企業和豁免企業清單。
35.夯實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能力。2019年8月底前完成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修訂,黃色、橙色、紅色預警級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減排比例分別提高到20%、30%、40%。
(七)積極做好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
36.做好環境噪聲管理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主城區及各縣區的聲功能區調整和劃定工作。加強噪聲排放源的監管,同時做好“綠色護考”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打贏藍天保衛戰第一責任人,市直各部門在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制定實施方案,細化任務,確保工作有序完成。各縣區、各部門實施方案于本行動計劃印發20個工作日內報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備案。
(二)嚴格執法監管。針對性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執法檢查。運用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等手段,打擊偷排偷放、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對主觀惡意的(偷排偷放、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超過現行排放標準2倍以上排放的、屢罰屢犯的(環境違法行為人被處罰后12個月內再次實施環境違法行為)、被責令限產后仍然超標排放的、超總量排放的、不按錯峰生產和運輸要求執行的、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超標排污的,采取停產治理措施。重污染預警期間,受過行政處罰后又實施上述行為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推動建立環境信用評價制度。
(三)嚴格落實總量和標準“雙控”制度。堅持總量和標準雙控、標準服從總量的原則。位于主城區建成區范圍內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焦化、化工等企業許可排放總量指標在特別排放限值核定基礎上核減30%。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等企業排污許可總量在特別排放限值核定基礎上核減30%。2019年9月底前完成排污許可總量指標變更。
(四)推進精準治污。開展大氣環境承載能力研究、PM2.5和O3源解析,更新完善排放清單。推進長治市工業企業精準化管控系統落地。引導企業對標一流,提升治理水平。淘汰工藝簡易、治污效果差的環保設施,工業企業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減排“一企一策”,應有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并同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減排清單要求一致。
(五)強化資金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將優先保障國家、省、市確定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治理任務。
(六)加強調度督辦。各縣區、市直各有關部門每月5日前將上月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報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