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05 09:34
來源:保定生態環境局
一、狠抓散煤取暖污染治理
一是持續推進清潔取暖。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省定約8萬戶清潔改造任務。按照生態環境部的要求,今年保定市全面啟動剩余68.5萬戶的清潔取暖改造工程。今年9月底前,完成第三批5.56萬戶(列入省計劃)。10月底前,力爭再完成20萬戶左右,并全部具備采暖條件。剩下的43.3萬戶將在明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工程建設,9月底前具備采暖條件。在天然氣穩定供應的基礎上,雙代完成區,開展四清(清散煤、煤爐、劈柴、柴爐)工作,確保散煤歸零,不復燒。
二是加大燃煤管控力度。為做好今年潔凈煤保供工作,對仍需使用潔凈煤的15個縣(市、區)進行了摸底,預計共有居民96.6萬戶,需使用潔凈煤161.7萬噸。目前,已印發《保定市2019年采暖季居民使用潔凈煤保供工作實施方案》,相關縣正在履行招標程序。
二、工業污染治理攻堅行動
一是“散亂污”企業防反彈。按照“兩斷三清”和“三個必須”(必須處罰、必須拘留、必須追責)要求,“散亂污”企業關停165家,處罰“散亂污”企業13起,處罰金額39萬元,行政拘留18人,刑事拘留1人。清苑區專門就東閭村起重行業制定解決方案,對家庭作坊式的污染物排放攤點逐步關停取締,對東閭起重行業協會內的30多家企業進行立案處罰,待區項目限批解除后,逐步完善環保手續,規范提高東閭起重行業的管理。
二是加快重點行業深度治理。對全市具備改造條件的6家電廠實行清單化管理,目前保定深能、涿州京源已達到嚴于《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2209-2015)的要求,其他4家電廠對治理設施進行調整優化,可達到要求。全市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任務為2019年1臺15蒸噸,2020年5臺105蒸噸,預計9月份能夠全部取締到位。積極推進3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全市共有3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34臺,其中省定目標為13臺,目前完成2臺,7月份以來,經多次調度,除定興4臺沒有明顯進展,其余30臺10月底以前能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市現有燃氣鍋爐1145臺,2018年完成低氮燃燒改造56臺,今年計劃完成710臺以上,目前完成275臺。
三是開展工業爐窯專項整治。6月25日制定了《保定市工業爐窯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實行)并開展工業爐窯拉網式排查。以水泥、建材、化工等為重點,結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對各類工業爐窯生產設施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詳細管理清單。經排查,全市水泥、陶瓷、鑄造、石灰、耐火材料、磚瓦、鋁工業、銅、鎳、鈷工業等行業367臺工業爐窯能夠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其中,燃煤(煤矸石)爐窯共67臺(水泥行業6臺,石灰行業51臺,鋼鐵行業2臺,建材行業2臺,化肥行業1臺,磚瓦行業5臺),磚瓦行業燒煤矸石爐窯5臺,燃煤量為78.6685萬噸,煤矸石燃燒量為15.35萬噸。其余爐窯均采用天然氣或電作為能源。目前對涉煤等重點工業窯爐正積極推進在線監測。
四是實施VOCs污染綜合治理。加強工業企業監控。2018年已經完成全市688家涉VOCs企業在線監測設備和超標報警傳感裝置安裝聯網工作。制定了VOCs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并重新對全市涉VOCs企業進行摸底排查。對處理效率低、運行維護成本高不具備環境經濟效益,無法保障穩定高效處理VOCs的處理工藝實施逐步淘汰;對治理工藝單一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升級改造治理設施或采用復合型治理技術。開展惡臭氣體專項治理。經排查,全市共有涉味企業81家,69家按期完成專項治理,剩余12家城鎮污水處理廠專項治理按照省《關于調整城鎮污水處理廠惡臭異味氣體治理期限的通知》要求延長至2019年底,截至目前,7家污水處理廠預計能夠按時完成治理,剩余5家因資金問題2020年完成。實施汽修噴漆行業污染專項治理。全面取締了露天噴漆作業,依法關停取締無證、無環保手續、無環保治理設施和不能達標排放的汽修噴漆企業。全市共摸排447家汽修噴漆行業,其中315家完成整治,132家正在停產整治。加大餐飲油煙治理力度,加強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餐飲企業、經營商戶油煙排放監督管理。推進餐飲油煙排放在線監測試點,探索實施餐飲油煙科技管控。夏季會戰開展以來,共查處109起餐飲油煙污染問題,并限期整改。
五是持續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和重點污染工業企業退城搬遷。按照管住新增、搬遷分散、關停落后、發展新興的原則,大力推進城市重點污染工業企業退城搬遷,優化城市工業布局。目前,保定雙帆蓄電池有限公司車間建設已完工,設備正在安裝調試,辦公樓主體也已完成,預計11月底底完成搬遷工作。河北長天藥業有限公司東風路廠區預計9月底完成搬遷。加快推進樂凱集團化學公司、保定太行毛紡集團有限公司搬遷;市定城區老工業區的河北保定酒業有限公司、河北保定槐茂有限公司、保定維爾鑄造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京保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4 家企業加快啟動異地搬遷或就地轉型升級,確保按計劃完成搬遷。
三、揚塵等面源污染治理攻堅行動
1至6月份,全市各縣(市、區)平均降塵量為7.6噸/平方公里·月,主城區為6.55噸/平方公里·月。一是加強施工揚塵污染整治。在施工工地達到“六個百分之百”的基礎上,全市540個在建工地全部安裝視頻監控和PM10在線監測設備。對市區所有市政建設項目工地輪番開展揚塵整治排查,發現施工揚塵問題822條,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323份,并進行了相關處罰。對渣土運輸規范工地95次,工地停工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130次,約談建設單位和運輸企業負責人30人次,暫扣違規運輸車輛20輛,規范運輸車輛300臺次,辦理違規渣運案件11起,處罰金額共計30.2萬元。對施工建筑工地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129份,停工整改通知書54份,行政處罰63起,265.5萬元。二是深化道路揚塵整治。市主城區道路清掃面積2028.31萬平方米,機械化清掃面積1731.6萬平方米,機械化清掃率85.37%;縣級城市道路清掃面積3073萬平方米,機械化清掃面積2475.9萬平方米,機械化清掃率80.5%。三是實施精細化裸土整治。主城區完成二環內裸土硬化、綠化,三環內完成156條土路硬化。四是繼續實施露天礦山整治。237處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修復綠化,目前有155處通過驗收。五是加大工業料堆治理力度。2019年全市共有工業企業料堆場339家,336家已改造完成。六是嚴控秸稈垃圾焚燒。在全市453個秸稈禁燒視頻探頭的基礎上,再投資825萬元增加熱成像視頻監控探頭50個,禁燒監控系統交辦、推送火點937個,立案處罰96件,罰款5.76萬元,行政拘留22人,問責62人。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