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24 09:47
來源:成都生態環境
上周,不少成都市民的朋友圈被“成都藍”刷屏,藍天白云成了秋日艷陽天美好的注解。記者今日從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截至10月20日,今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35天,提前2個多月實現了2017年全年的優良天數;優良天數較去年同比上升5.8個百分點,再度創下2013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藍天頻現 “蓉顏”爆表
235個優良天,是成都市深入持續推進“鐵腕治霾”和大氣污染防治“650工程”的成果體現。全市各級各部門狠抓壓減燃煤、治污減排、控車減油、清潔降塵、綜合執法、科技治氣六大行動,扎實推進50項具體措施落地見效,從而確保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在全國重點城市中排名逐步提升。
監測結果顯示,2019年1月1日—10月20日,全市優良天數235天,同比增加17天,優良天數比例80.2%,同比上升5.8個百分點,污染天數58天,未出現重污染天;SO2、NO2、PM10、PM2.5、CO和O3濃度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3.3%、4.7%、7.4%、7.1%、8.3%、0.6%??諝赓|量綜合指數在168個城市中排第79名,同比提升35名。
多措并舉 同心治氣
據市大氣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650工程”的同時,近期,在控車減油、科技治氣、綜合執法等方面工作還有了新的進展和亮點,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控車減油上出新政: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制定發布《成都市支持氫能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及推廣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制定五大舉措力促氫能暨新能源汽車發展,包括獎 勵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對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購置補貼、對加氫站給予建設和運營補貼、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優化產業發展和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據了解,目前全市共有新能源汽車9.3萬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39輛,建成充電站466座、充電樁14952個。《政策》的出臺將對我市大力推廣發展新能源汽車、減少機動車排放污染起到積極作用。
在科技治氣上有新招:市經信局積極探索電力大數據倒查監管模式,率先在雙流區、新都區運用電力大數據倒查,通過最高限值設定、比對用電曲線,篩選出30余戶電力數據異常企業,對涉及相關異常數據企業進行了現場重點核查。據了解,目前,市生態環境局正會同電力部門積極開展基于大數據的電力數據與城市大氣污染精準管控研究,通過電力數據調度,實時查看企業環保設施是否按要求正常運行,及時了解重污染天氣期間企業異常生產情況,切實提升對企業的精準管控能力,該項研究計劃在今年的冬季戰役中進行試點應用。
在綜合執法上強力度:在持續推進查處工業企業違規排污、工地及運渣車揚塵污染等違法案件的同時,市城管、商務、生態環境部門著眼于老百姓身邊的環境問題,深入開展餐飲油煙綜合整治,于近期召開了餐飲油煙污染執法監管現場推進會,現場交流“取經”,共商治理之策。據了解,今年以來,市級相關部門通過專項行動集中整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等辦法,在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月,城管部門共查處餐飲油煙違法行為123件。
全民參與 迎“藍”而上
235個優良天,除了各級各部門的積極行動,更離不開公眾的積極參與和監督,廣大市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熱情日益高漲,綠色環保、低碳節約的理念已逐漸入腦入心,融入到廣大市民的工作、生活當中。當前,低碳出行已然成為成都市民的首選,據成都軌道集團統計數據顯示,9月30日成都地鐵線網單日客流突破490萬大關,是今年第8次再創新高;綠色中元、文明祭祀,以絲帶、鮮花寄托哀思已成為成都市民祭祀的一種新風尚......大家都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今天的天氣看起來霧蒙蒙的,感覺像是污染天,怎么成都生態環境APP顯示空氣質量是良呢?”有熱心市民向記者詢問20日的空氣質量情況。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咨詢了市大氣辦相關負責人,市大氣辦相關負責人解釋道“與夏季太陽輻射較強,邊界層高度較高相比,進入秋冬季后,太陽輻射明顯減弱,垂直擴散條件和大氣通透性轉差,污染物易出現累積,加之相對濕度增大,水汽和污染物均會使能見度下降,視覺效果變差。因此秋冬季陰天時,有時候空氣質量雖然為良,但由于大氣通透性和能見度較差,給人感官更像是污染天。"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