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07 13:22
來源:天津生態環境
2019-2020年秋冬季,天津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和任務要求,聚焦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以調整產業、能源、運輸三大結構為根本,以深化燃煤、工業、揚塵、機動車污染治理為手段,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按照標本兼治、精準治污、持續減排、分級施策的總思路全力攻堅。
一、攻堅行動主要特點總體上看
2019-2020年秋冬季攻堅行動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3個“銜接”:
一是緊密銜接國家部署要求。今年的攻堅行動中,進一步突出了與國家攻堅行動方案各項目標任務的對接,將國家6大方面26項重點任務,結合我市實際細化為9類34項重點工作。包括,對照國家“天津、山東加大化工園區整治力度”要求,我市結合產業布局,將排查整治任務細化到大港地區、保稅區臨港片區以及開發區現代產業區等地區;對照國家對本地VOCs排放量較大的企業組織編制“一廠一策”方案的要求,明確制定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行業VOCs防治“一行一策”技術指南,全面實施石化行業升級改造,對重點排污單位名錄中的企業逐步推行“一廠一策”制度;對照國家生產工序不可中斷或短時間內難以完全停產的行業,預先調整生產計劃的要求,將生產調控方案細化到鋼鐵、焦化和水泥行業的9家企業。
二是緊密銜接打贏藍天保衛戰目標任務。在目標方面,為確保完成今明兩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秋冬季期間分兩個階段提出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要求,其中2019年10月至12月確保完成2019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2020年1月至3月全市和各區PM2.5濃度統一控制在52μg/m3左右。在任務方面,為確保全面按期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任務要求,搶前抓早、主動提速。如,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園區整合撤銷任務,在確保完成原定整合撤銷60個園區的年度任務基礎上,力爭完成90個。
三是緊密銜接重污染天氣應急。按照國家要求,今年我市重新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細化應急減排清單,對工業企業突出“績效分級管控”,實施差異化減排措施。嚴格對照國家《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績效分級指標,將重點行業企業評定為ABC三個等級,采取差異化的應急減排措施。原則上,A級企業在重污染期間不作為減排的重點,并減少監督檢查頻次。B級企業按照國家要求適當少采取減排措施。同時通過績效分級管控進一步推動企業環保治理主動性、積極性。
二、攻堅行動主要內容
(一)優化目標。國家攻堅行動方案要求,在全面完成2019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基礎上,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全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1天。在國家目標基礎上,為完成2019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實現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良好開局,2019年10月至12月期間,根據各區年度目標和前三季度實際濃度,將全市PM2.5濃度警戒值設定為46μg/m3,各區警戒值在34μg/m3到60μg/m3之間;2020年1月至3月期間,為確保全面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和攻堅行動目標,全市和各區以及濱海新區各功能區PM2.5濃度統一控制在52μg/m3左右。
(二)細化措施。為確保完成任務目標,進一步強化9方面共34項重點措施:
一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12月底前,退出榮程鋼鐵1臺588立方米高爐產能。以大港、臨港、開發區現代產業區等為重點,加大化工園區排查、整治力度。確保完成60個工業園區整合或撤銷取締任務,力爭完成90個。將“散亂污”企業排查納入日常監管工作,隨發現隨整治。
二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完成36.3萬戶農村居民散煤清潔能源替代,保障氣源電源穩定供應。全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150萬噸以下,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控制在45%以下。加快實施熱電聯產電廠供熱半徑范圍內的燃煤鍋爐熱源替代工作。
三是積極調整運輸結構。加快大宗貨物年貨運量15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12月底前,建成南港鐵路工程。全力推進天津港綠色港口建設,天津港港口鐵礦石鐵路運輸比例達到45%以上。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環衛、郵政、出租、通勤、物流配送等車輛使用新能源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清潔能源汽車。淘汰國家第三階段及以下營運柴油車3000輛。
四是深入實施燃煤污染治理。全市22套公用煤電機組提高環保設施運行效率,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控制在本市火電廠地方標準限值的25%、40%、50%左右。完成168臺燃氣鍋爐低氮改造,按照國家要求原則上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持續強化煤質監管。
五是深入實施工業污染治理。榮程鋼鐵完成2臺燒結機、1臺鏈篦機-回轉窯超低排放改造,以及2座熱風爐煙氣脫硫治理,天鋼聯合特鋼完成2臺燒結機超低排放改造;2020年3月底前,再完成天鋼集團2臺燒結機超低排放改造,同步完成高爐及燒結區域除塵改造。全市5家平板玻璃企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控制在標準限值70%以下;磚瓦等行業企業停止使用煤矸石為原料。制定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行業VOCs防治“一行一策”技術指南,全面實施石化行業升級改造,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源頭替代。
六是深入實施揚塵污染治理。各類施工工地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控塵措施,基本實現土石方作業建筑工地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全覆蓋。建立全市建筑施工工地揚塵管控考核通報機制,納入文明施工管理,對違法施工企業在招投標方面依法給予限制。科學調整“以克論凈”考核方法,將城鄉結合部和背街里巷具備條件的道路納入考核范圍。全面防控堆場、渣土運輸、露天焚燒等面源污染。
七是深入實施機動車污染治理。強化生態環境、公安交管、交通運輸聯合執法,在主要進津國省干道和城市道路開展常態化執法檢查。對用車大戶、排放檢驗機構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對遙感監測發現的超標車輛進行非現場處罰,并推動落實I/M制度。開展對大型工業企業和機場自備油庫油品質量專項檢查。嚴格執行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放控制區要求。
八是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按照國家要求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對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落實“一廠一策”等各項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國家要求,提前指導生產工序不可中斷或短時間內難以完全停產的鋼鐵、焦化、水泥行業,預先調整生產計劃。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