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7 10:05
來源:四川省生態環境廳
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等國家5部委《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和省政府《四川省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推進鋼鐵行業污染減排,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財政廳、交通運輸廳五部門聯合印制了《四川省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清單》(以下簡稱《清單》)。
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等國家5部委《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和省政府《四川省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推進鋼鐵行業污染減排,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財政廳、交通運輸廳五部門聯合印制了《四川省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清單》(以下簡稱《清單》)。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對《清單》進行解讀,主要涉及以下四大重點內容:
一、明確全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目標
新建鋼鐵企業:新改擴(含搬遷和置換)鋼鐵項目達到超低排放水平。
現有鋼鐵企業:推動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力爭到2025年底前,全省現有鋼鐵行業80%以上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二、提出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標準
有組織污染排放控制:有組織排放源主要污染物達到標準限值要求;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應因廠制宜選擇成熟適用的環保改造技術。
無組織污染排放控制:全面加強物料儲存、輸送及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控制,強化各項管控措施要求,產塵點及車間不得有可見煙粉塵外逸。
大宗物料產品清潔運輸要求:進出鋼鐵企業的鐵精礦、煤炭、焦炭等大宗物料和產品采用鐵路、水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方式運輸比例不低于80%;達不到的,汽車運輸部分應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2021年底前可采用國五排放標準的汽車)。
三、強調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清單》從嚴格新改擴建項目環境準入、有序推進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強企業污染排放監測監控、給予超低改造資金獎勵補助、實施差別化電價政策、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稅減免稅政策、給予信貸融資支持、實行差別化環保管理政策、加強技術支持等9個方面提出了任務要求。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嚴格評價管理、加大宣傳引導等4個方面強化了保障措施。
四、制定改造項目清單和時間進度
結合鋼鐵企業分布及污染治理實際水平,明確了全省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總體進度要求,針對性制定了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進度表。
以下為通知正文: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四川省財政廳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
關于印發《四川省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清單》的通知
各市(州)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
現將《四川省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清單》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四川省財政廳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
2019年8月23日
四川省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清單
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等國家5部委《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進一步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深化重點行業污染防治,大幅削減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加快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制定全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清單。
一、主要目標
新改擴(含搬遷和置換)建鋼鐵項目達到超低排放水平。推動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力爭到2025年底前,全省現有鋼鐵行業80%以上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二、改造標準
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是指對所有生產環節(含原料場、燒結、球團、煉焦、煉鐵、煉鋼、軋鋼、自備電廠等)實施升級改造,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以及運輸過程滿足以下要求:
(一)有組織排放控制。燒結機機頭、球團焙燒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小時均值分別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其他主要污染源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小時均值原則上分別不高于10、50、200毫克/立方米(詳細指標要求見附表1)。達到超低排放的鋼鐵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時均值每月至少95%以上時段滿足上述指標要求。
(二)無組織排放控制。全面加強物料儲存、輸送及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控制,在保障生產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密閉、封閉等有效措施有效提高廢氣收集率,產塵點及車間不得有可見煙粉塵外逸。具體要求和措施見附表2、3。
(三)大宗物料產品清潔運輸。具體要求和措施見附表3。
三、任務清單
(一)嚴格新改擴建項目準入。嚴禁新增鋼鐵冶煉產能,新改擴建(含搬遷)鋼鐵項目要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按照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指標要求,同步配套建設高效脫硫、脫硝、除塵設施,落實物料儲存、輸送及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管控措施,大宗物料和產品采取清潔方式運輸。支持鼓勵鋼鐵冶煉產能向環境容量大、資源保障條件好的地區轉移。鼓勵重點區域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通過工藝改造減少污染物排放,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各項工作均需地方負責落實,以下不再列出)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