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21 10:53
來源:江蘇省發展改革委
一是強化能耗、水耗、環保、安全和技術等標準約束,實施重污染行業達標排放改造工程,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促進石化、建材、印染等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和園區化發展。二是推進化工企業全面開展清潔生產,規范化工園區發展,依法依規淘汰環保不達標、安全沒保障、技術低端落后的企業和項目,推動化工產業向集中化、大型化、特色化、基地化轉變,支持符合條件的化工園區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三是鞏固去產能成果,嚴格產能置換,防止新增過剩產能,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四是加快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實施一批綠色制造示范項目,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五是以“三化一補兩提升”為方向,組織推動一批高水平、大規模技術改造項目,鼓勵企業開展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升級改造,探索建立智能制造示范區。
五、江蘇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綠色產業載體平臺建設?
綠色產業發展的基礎牢不牢,載體平臺是重要基礎。在《意見》起草過程中,我們堅持把做大做強載體平臺作為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主要體現在“四個強化”:
一是強化綠色企業集群培育。實施百企引航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旗艦型企業;實施千企升級行動計劃,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環保龍頭企業和環保標桿企業。二是強化綠色園區打造。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園區探索開展環境管家、綠色聯盟、產業共生、第三方環境服務等創新發展模式,鼓勵開發區創建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支持國際合作生態園區建設。三是強化特色小鎮綠色產業功能。創建一批“產、城、文、旅、智”五位一體的新型社區,高質量打造一批示范性綠色特色小鎮、行業標桿性特色小鎮。四是強化綠色產品有效供給。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實行綠色產品領跑者計劃,鼓勵企業開展綠色設計、綠色改造、綠色采購,支持企業生產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有機等綠色產品。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
六、江蘇推動綠色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是什么?
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具有技術知識密集、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特點,是世界各國搶占經濟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重點,也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19年,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32.8%和44.4%,但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新興產業綠色化發展水平仍然需要大幅提升。重點做好“四個突出”:
一是突出綠色戰略性新興產業展。實施綠色循環新興產業培育工程,不斷壯大節能環保、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能源汽車、航空等綠色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加快培育形成新動能。二是突出新能源產業。圍繞高效光伏制造、海上風能、生物能源、智能電網、儲能、智能汽車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引領綠色產業發展的新能源裝備制造領軍企業。三是突出綠色未來產業。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高端產業發展,支持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氫能、增材制造、量子通信、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區塊鏈等綠色未來產業搶占技術制高點。四是突出產業集群建設。大力培育環保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建設國家級節能環保產業基地。提高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綠色水平,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七、江蘇如何大力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綠色農業也是綠色產業發展的應有之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綠色農業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強,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9.1%,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綠色食品、綠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強,加之農業生產中的高投入、高產出、復種指數高,農業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矛盾突出,推進農業綠色轉型迫在眉睫。
一是推動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和智能農業,積極發展綠色有機種植和生態健康養殖業,打造一批優質稻米、綠色蔬菜產業化基地,畜禽生態健康、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二是深入實施化肥減量增效、農藥使用零增長、池塘生態化改造工程,推進綠色防控示范區(縣)建設,高質量建設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三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綠色發展技術支撐體系,推進現代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縣、村建設,提升農業科技園和農業產業園建設水平。四是積極推廣種養循環、輪作休耕、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和模式,整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建設生態型高標準農田。
八、提升現代服務業綠色發展水平的重點舉措有哪些?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生產性服務業“雙百”工程和互聯網平臺經濟“百千萬”工程,服務業占GDP比重達51.3%。現代服務業作為綠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是做好“四個聚焦”:
一是聚焦高端服務業,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科技服務、信息咨詢、現代金融以及節能和環境服務業等。二是聚焦綠色物流業,加快倉儲、運輸、包裝、配送物流供應鏈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城市爭創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三是聚焦生態旅游文化產業,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建設集健康保健、休閑養生、康復養老、旅游度假于一體的康養綜合體,加快發展健身休閑和競賽表演產業。四是聚焦服務業新經濟,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引導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創意經濟、體驗經濟等新模式。
九、江蘇在推進園區綠色發展方面有什么打算?
園區經濟是江蘇的亮點和優勢,也是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園區創新轉型發展,園區主陣地作用不斷增強,“一區一戰略產業”導向愈加鮮明,省級以上高新區數量居全國第一,率先實現設區市全覆蓋,開發區創造了全省1/2的地區生產總值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對全省的經濟貢獻功不可沒。因此,推進園區的綠色化發展至關重要。主要是做好“三個提升”: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