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6-15 13:32
來源:漢中人大
6月11日,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批準《漢中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條例》共六章六十三條,從大氣污染防治目標、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職責、監督管理、防治措施、重污染天氣應對等方面對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規范,明確了法律責任。
漢中市人大常委會在《條例》制定過程中,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秉持依法民主科學立法,在細化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上位法的原則規定,確保國家法律法規和環保政策得到全面落實的同時,立足漢中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制定了一系列務實管用、解決問題、富有地方特色的法規條款。《條例》的立法亮點主要體現在,一是將“散亂污”企業的治理、“三線一單”的編制、秸稈禁燒、施工工地防塵的“六個百分之百”和“紅黃綠牌制度”等近年來行之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治政策措施上升為地方法規。二是明確了企業錯峰生產,不搞“一刀切”。 以排放單位的能耗、污染物排放和清潔生產水平為標準,對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程度較大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單位進行區別管控,體現“多排放、多負擔,誰環保、誰受益,節能減排得收益、獲補償”的原則。三是明確了機動車尾氣超標排放的處罰,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警告或者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四是將上位法規定較為原則的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道路運輸揚塵污染、違法焚燒秸稈、餐飲業違規排放油煙、違規露天燒烤等行為的行政管理主體予以了明確。省人大常委會審查認為,《漢中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符合立法法對設區的市的立法要求,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省地方性法規不抵觸。
《條例》是漢中市獲得地方立法權后,繼《漢中市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之后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又一部法規,體現了漢中市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漢中的信心和決心,將有效提升漢中市環境保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有效的法治支撐。
《條例》將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