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7-15 09:26
來源:北京生態環境
“你這臺機械排放煙度值為1.2m-1,超過了限值0.5m-1的要求,屬于在低排區內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行為。”在大興區一處在建施工工地,執法人員蹲在一臺裝載機旁,手持不透光煙度儀,檢查尾氣排放情況。檢查結果顯示,這臺裝載機超過了低排區限值要求,被大興區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逮個正著。施工單位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收到了一張50000元的罰單。
今年以來,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不斷深化大氣污染精細化治理,繼續擴大低排放區范圍,全面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工作,加大執法力度,嚴控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截至6月底,全市共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8259臺次,立案處罰543臺次,處罰金額612.5萬元。其中,超標立案處罰221臺次,處罰金額110.5萬元;低排區立案處罰82臺次,處罰金額382萬元;未編碼登記立案處罰240臺次,處罰金額120萬元。
低排放區范圍逐步擴大
2019年8月1日起,北京市五環路(不含)以內區域、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區域、通州區部分行政區域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自2020年1月1日起,低排放區范圍進一步擴大,海淀、豐臺、大興、房山全境,及門頭溝、順義、昌平、平谷、懷柔、密云和延慶部分行政區域實施低排區政策。
在低排區內,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者要保證機械排放符合更嚴格的標準限值,即達到《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排氣煙度限值及測量方法》(GB36886-2018)規定的Ⅲ類限值要求,功率≥37KW的,光吸收系數為0.5m-1;功率<37KW的,光吸收系數為0.8m-1。不符合低排區要求的,將處以5萬至10萬元的罰款。
多部門聯合管理非道路移動機械
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協調住建、水務、園林綠化,市場監督管理等主管部門建立非道路移動機械聯合監管機制和通報制度,統計發放各主管部門提供的非道路移動機械臺帳,構建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管理平臺,組織各區充分發揮屬地監管作用,聯合轄區相關主管部門、鄉鎮(街道)摸清各轄區施工工地情況、機械使用臺數等信息,對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做到情況清、底數明。同時,對建筑工地、物流園區等重點防控區域開展聯合執法,落實“管行業必管環保”的要求。
推進編碼登記制度
由于非道路移動機械大多是在建筑施工某個環節使用,多為短期租賃,具有流動性強、工作場所不固定、使用時間無規律可循等特點,加之無有效識別區分標識,給生態環境部門日常監管帶來一定困難。
2019年9月,北京市啟動了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編碼登記工作,督導各區建立非道路移動機械準入制度,對符合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發放二維碼身份標識,實現“一機一碼”。今年4月,《北京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管理辦法(試行)》發布,進一步規范了登記范圍、流程、方式和相關法律責任。5月1日,《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實施,對使用未經編碼登記或者未如實登記信息的機械使用人處以5千元罰款。
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人可以通過線下窗口或者線上微信小程序“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采集”兩種方式辦理編碼登記。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