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山東省《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

時間:2020-10-30 09:42

來源: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為進一步規范污染源在線監測運行維護行為,建立健全污染源在線監測技術標準體系,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制定了地方生態環境標準《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DB37/T 4011—2020),近日該項標準已由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實施。詳情如下:

1.png

前 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提出并組織實施。

本標準由山東省環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淄博市生態環境質量控制服務中心、山東益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石敬華、劉常永、李峰、張同星、王增國、汪磊、張茂利、袁偉東、刁鳴雷、閆倩、曲國利、李斌、宋丙永、王君、陳強。

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

1 范圍

本技術規范規定了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的運行維護和運行維護質量保證要求。

本技術規范適用于山東省固定污染源煙氣(顆粒物、SO2、NOX、HCl、CO)及有關煙氣參數(流速/量、溫度、壓力、含氧量、濕度)在線監測系統的運行維護。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9001 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

HJ 75 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

HJ 76 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連續監測系統(CMS) continuous monitoring system

連續監測固定污染源煙氣參數所需要的全部設備,簡稱CMS。

3.2 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CEMS)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連續監測固定污染源顆粒物和(或)氣態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量所需要的全部設備,簡稱CEMS。

3.3 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 fixed-source gas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用于實時、連續監控(監測)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情況的設施、設備,包括CEMS、數據采集傳輸系統、站房、輔助設施及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等。

3.4日常巡檢 daily round check

對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情況實施定期檢查的活動。

3.5運行維護 operation maintenance

按照技術規范要求對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開展日常巡檢、維修保養、異常處理、數據標記等工作的活動。

3.6運行維護單位 operation maintenance unit

為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提供運行維護服務,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法人單位。

3.7備品備件 spare parts

運行維護需要備用的易損易耗品、模塊、組件以及整臺分析儀表等。

3.8全系統校準 system-wide calibration

零氣或標準氣體通過抽取式氣態污染物CEMS預設管線輸送至采樣探頭處,經過樣品傳輸管線及全套預處理設施進入氣體分析儀,對全系統進行零點校準和量程校準、示值誤差和系統響應時間檢測的方法。

3.9有效數據 valid data

在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條件下,CEMS正常運行所測得的數據。

4 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要求

4.1 基本要求

建立運行維護質量管理體系,制定運行維護制度規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裝備和保障設施,具體要求見附錄A。

通過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實時查看在線監測數據和設備運行狀態,對小時數據有效性進行判別,及時標記異常數據并上傳憑證。數據有效性判別與處理方法見附錄B。

按照本技術規范4.2運行維護內容和頻次,根據CEMS說明書、測量原理、運行環境以及污染源煙氣排放特點,制定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日常運行維護規程。按照運行維護規程開展日常運行維護工作并做好記錄,其中未明確運行維護頻次的時間間隔不超過7天。CEMS不能滿足技術指標要求而失控的,應縮短運行維護的間隔時間。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記錄參見附錄C。

4.2 日常運行維護內容及頻次要求

4.2.1 采樣系統

4.2.1.1 完全抽取法

完全抽取法CEMS采樣系統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a)檢查采樣探頭、加熱保溫裝置、濾芯、電磁閥、采樣泵是否正常,稀釋抽取法自動監測設備還應檢查稀釋氣供應系統以及稀釋組件是否正常;

b)檢查采樣管路氣密性和采樣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c)檢查反吹系統是否正常,反吹氣源壓力應在0.4 MPa~0.6 MPa之間,定時自動反吹功能和電磁閥開關動作正常;

d)每30天至少按照說明書要求保養一次采樣系統,根據現場情況更換濾膜、濾芯、分子篩等易損件,清理采樣探頭、過濾器、采樣管路、油霧分離器、流量計、采樣泵等部件。

4.2.1.2 直接測量法

直接測量法CEMS采樣系統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a)檢查鏡頭凈化裝置的管路、風機、空氣過濾濾芯等是否正常;

b)每30天至少清潔一次分析探頭角反射鏡、前窗鏡。

4.2.2 預處理系統

4.2.2.1 冷干法

冷干法CEMS預處理系統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a)檢查溫控器溫度設置及采樣管路伴熱是否正常,溫度不低于120 ℃;

b)檢查疏水、一級、二級過濾器是否正常,疏水過濾器內部應無積水,一級、二級過濾器過濾效果和氣密性良好;

c)檢查冷凝裝置是否正常,冷凝管內應無積水、結冰現象,散熱風扇運轉正常;制冷器溫度應在2 ℃~5 ℃范圍內,超出范圍要及時維修或更換;排水裝置運轉正常,氣密性良好,排水暢通;

d)每30天至少按照說明書要求保養一次預處理系統,根據現場情況更換濾芯、泵管等易損件。

4.2.2.2 熱濕法

熱濕法CEMS預處理系統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a)檢查溫控器溫度設置、采樣管路和加熱盒溫度是否正常,垃圾焚燒及危險廢物焚燒CEMS溫度應不低于180 ℃,其它不低于120 ℃;

b)檢查加熱盒內氣路連接是否正常,確保氣密性良好;

c)每30天至少按照說明書要求保養一次預處理系統,根據現場情況更換濾芯、泵管等易損件。

4.2.3 分析系統

4.2.3.1 顆粒物CEMS

顆粒物CEMS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a)檢查空氣幕系統鼓風機、風管、過濾裝置是否正常;

b)檢查反吹氣源壓力是否正常,應在0.4 MPa~0.6 MPa之間;

c)檢查管路、伴熱裝置、流量計、等速采樣裝置是否正常;

d)重量法的顆粒物CEMS,還應檢查采樣紙帶是否完好充足,塵斑是否干燥,有無重疊現象;

e)每30天至少按照說明書保養一次顆粒物CEMS,檢查管路氣密性,根據現場情況,清理采樣探頭、氣體管路,校準光路偏差,清潔光學鏡片并重新測試檢測器的零點、跨度,清洗或者更換空氣幕系統過濾裝置。

4.2.3.2 氣態污染物(SO2、NOX、CO、HCl)CEMS

氣態污染物(SO2、NOX、CO、HCl)CEMS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a)檢查分析儀表光源光強電壓、電流、溫度、光譜能量等參數是否在設備技術要求范圍內;

b)熱濕法分析儀還應檢查氣室壓力是否符合要求,應不低于80 KPa;

c)稀釋抽取法分析儀還應檢查壓比和稀釋氣壓力是否符合要求,壓比應在0.38~0.53之間,稀釋氣壓力應在0.4 MPa~0.6 MPa之間。

4.2.3.3 含氧量CMS

含氧量CMS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a)檢查氧傳感器是否工作正常;

b)每年至少更換一次氧化鋯鋯頭、電化學法氧傳感器。

4.2.3.4 流速CMS

a)皮托管法:

1)檢查壓力傳導管線是否正常,應連接良好,清潔、無存水,壓力變送器運行正常;

2)每30天至少檢查一次皮托管,確保反吹管路、控制閥工作正常,無松動、堵塞、腐蝕。

b)熱平衡法:每30天至少檢查一次探頭上的溫度探針,確保無煙灰堆積;

c)超聲波法:

1)檢查鼓風機、連接管路、過濾裝置等部件是否運行正常,及時清理更換;

2)檢查法蘭孔是否堵塞,及時進行清理;

3)檢查渦街法探頭位置是否出現偏移,出現偏移應及時進行校正;

4)檢查超聲波能量轉換器套管,確保無積水,排水暢通;

5)每90天至少檢查一次超聲波能量轉換器表面是否積垢并及時進行清理。

4.2.3.5 煙溫CMS

每90天至少檢查一次溫度傳感器是否積灰或被腐蝕,溫度變送器測量接線是否松動,傳感器電信號是否符合要求。

4.2.3.6 濕度CMS

濕度CMS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a)檢查濕度儀測量數據,數據應無異常變化;

b)通入空氣檢查濕度CMS零點,測量數據應在1 %左右。非在位式濕度CMS可通入氮氣檢查零點,測量數據應小于0.2 %;

c)檢查濕度儀管路及連接狀況,確保管路連接正常,密封良好,無積水、積灰、積垢。

4.2.3.7 分析系統輔助設備

分析系統輔助設備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

a)檢查標準氣體,確保在有效期內,并保證標準氣體余量充足;

b)檢查壓縮空氣,保證氣體無油、無水、無塵,壓力在0.4 MPa~0.6 MPa;

c)檢查廢氣排氣管線應無堵塞、不漏氣,當環境溫度低于0 ℃時,可配套加熱或伴熱裝置,確保排氣暢通。

4.2.4 數據采集傳輸系統

檢查數據采集傳輸系統運行狀態,無欠費、死機、停機、傳輸中斷現象,及時處理異常報警。

4.2.5 數據、測量參數和運行狀態

抽查數據傳輸正確性,現場數據應與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接收的數據一致。

檢查測量參數是否在合理范圍內,是否與驗收、備案一致,如需修改調整,應注明原因并填寫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參數修改記錄表,具體參見附錄D。

檢查監測設備運行狀態是否正常,操作日志中有無異常操作記錄,及時處理異常報警。

4.2.6 監測站房環境及輔助設施

檢查站房環境及輔助設施,站房是否整潔、干凈,站房溫度、相對濕度、避雷、防震等是否符合HJ 75相關要求。

檢查不間斷電源(UPS)、空調、視頻門禁監控系統、給排水設施、避雷設施是否運行正常,滅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內。

4.3 定期校準

具有自動校準功能的顆粒物CEMS和氣態污染物CEMS每24小時至少自動校準一次儀器零點和量程,同時測試并記錄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

無自動校準功能的顆粒物CEMS每15天至少校準一次儀器零點和量程,同時測試并記錄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

無自動校準功能的直接測量法氣態污染物CEMS每15天至少校準一次儀器零點和量程,同時測試并記錄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

無自動校準功能的抽取式氣態污染物CEMS每7天至少校準一次儀器零點和量程,同時測試并記錄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

抽取式氣態污染物CEMS每3個月至少進行一次全系統的校準。

具有自動校準功能的流速CMS每24小時至少進行一次零點校準,無自動校準功能的流速CMS 每30天至少進行一次零點校準。

氧氣CMS每7天至少校準一次儀器零點和量程,同時測試并記錄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

濕度CMS每7天至少校準一次儀器零點。

CEMS校準技術指標按本技術規范5.1中表1執行,示值誤差、系統響應時間、零點漂移、量程漂移等校準操作方法,按照HJ 75的相關要求執行。

校準數據應完整上傳至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

4.4 定期校驗

有自動校準功能的測試單元每6個月至少做一次校驗,無自動校準功能的測試單元每3個月至少做一次校驗;校驗應按照HJ 75要求,采用參比方法和CEMS同時段數據進行比對,準確度應符合本技術規范5.1中表1要求。

當校驗結果不符合本技術規范5.1中表1準確度要求時,應對顆粒物CEMS的相關系數的校正或/和評估氣態污染物CEMS的準確度或/和流速CMS的速度場系數(或相關性)的校正。

4.5 異常處理

8:00~17:00時間段內CEMS故障或數據異常的,應2小時內趕到現場進行故障排除;其他時間段,應次日9:30之前到達現場進行故障排除。

CEMS故障或數據異常的,應在12小時內將相關情況上報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對相應時段數據進行標記。

對電磁閥失靈、泵膜裂損、氣路堵塞、電源故障、數據采集傳輸故障等一般故障,應在6小時內修復。

CEMS不能正常運行超過24小時,應組織開展人工監測,頻次不低于1次/天。

CEMS不能正常運行超過72小時,應使用備用儀器。備用儀器投入使用之前應按本技術規范5.3、5.4要求進行校準校驗,使用時限一般不超過一個月。

因污染源停運同時按規定停運CEMS的,應至少在污染源啟運前3天啟運CEMS,并進行檢查維護、校準校驗。

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方法參見附錄E。

4.6 信息記錄

現場運行維護應記錄日常巡檢、校準校驗、參數修改、故障處理、設備維修、耗材更換、標準物質使用、站房出入人員等內容。監測站房內至少存放最近12個月的運行維護記錄,以及監測設備說明書、安裝調試報告、驗收比對監測報告、驗收報告等。

超過12個月的運行維護記錄檔案由排污單位保存,在保證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電子介質存儲的報告和記錄代替紙質文本存檔,紙質、電子介質存儲的存檔資料保存期限至少3年。

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存儲的系統運行狀態、監控數據、運行維護人員和運行維護任務管理、檔案記錄、質量考核等數據應每日進行備份,確保數據安全。

5 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質量保證要求

5.1 CEMS運行維護質量控制要求

CEMS運行維護質量控制要求見表1。

表1 CEMS運行維護質量控制要求

2.png

表1 CEMS運行維護質量控制要求(續)

3.png

表1 CEMS運行維護質量控制要求(續)

4.png

5.2 比對監測設備

屬于國家強制檢定的儀器與設備,應依法送檢,并在檢定合格有效期內使用;屬于非強制檢定的儀器與設備應按照相關規范自行校準和期間核查,或送有資質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校準,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內使用。每年應對儀器與設備檢定及校準情況進行確認,未按規定檢定或校準的儀器與設備不得使用。

5.3 標準物質

5.3.1 標準氣體

零氣(零點氣體):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分別≤0.1 μmol/mol的標準氣體(一般為高純氮氣,≥99.999 %)。

標準氣體:由國家計量主管部門批準在有效期內的國家一、二級標準氣體,標準氣體不確定度不超過±2.0 %。量程校準氣體指濃度在80 %~100 %滿量程范圍內的標準氣體。較低濃度的標準氣體如不能滿足不確定度要求,可以使用滿足要求的高濃度標準氣體采用等比例稀釋的方式獲得,等比例稀釋裝置的精密度應在1.0 %以內。

5.3.2 顆粒物零點和量程校準部件

能夠手動或自動完成顆粒物CEMS零點和50 %~100 %滿量程校準和檢驗的裝置、元件或設備。

5.4 有效數據率

以月為周期,計算每個周期內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實際獲得的有效數據的個數占應獲得的有效數據的個數的百分比,應不小于90 %。

5.5 運行維護質量內部監督

每月由專職質量監督人員對運行維護環節進行質控檢查,主要檢查運行維護質量體系文件執行情況,運行維護行為規范性,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狀況,運行維護記錄填寫和保存情況,參比儀器和標準樣品有效性等。專職質量監督人員不能從事所檢查設備的日常操作和維護,用于檢查的儀器和標準物質不能用于日常的質量控制。

6 其它要求

CEMS量程應根據現場實際排放濃度合理設置,量程上限應設置為現場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的2~3倍。

CEMS設備無法正常運行或無法滿足運行維護質量控制指標要求且無法修復的,排污單位應當按照相關要求完成設備更新,設備更新期間,應按要求開展人工監測。

國家對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另有要求的,從其規定。

附錄 A(規范性附錄):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能力要求

A.1 基本要求

符合本技術規范規定運行維護能力要求的排污單位,可自行運行維護。不符合的,應委托運行維護單位運行維護。

委托運行維護單位運行維護的,排污單位與運行維護單位簽訂委托合同,共同對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安裝和技術指標是否符合HJ 75、HJ 76要求進行檢驗,檢驗結論在委托合同中注明。

依據GB/T 19001標準建立與其運行維護項目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實施、保持并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

按照國家、山東省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根據CEMS說明書、測量原理、運行環境以及污染源煙氣排放特點,制定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日常運行維護制度規程,包括:崗位責任管理制度、系統操作使用規程、巡檢維護規程、設備比對校驗規程、數據審核處理規程、異常應急處理規程、誠信承諾制度等。

安裝監測監控、運行維護信息化管理系統,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實施在線監測點位運行狀態和數據監控、日常運行維護管理、檔案記錄存儲等工作。

A.2 崗位設置和人員要求

根據運行維護工作內容,明確組織分工,確保各項工作有效實施,至少應設置運行維護管理、備品備件管理、信息化管理、專職質量監督和現場運行維護等崗位,崗位職責見表A.1。

各崗位配備相應技術人員,具備與所從事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通過相應的培訓教育和能力確認/考核。現場運行維護人員數量應與所運行維護的監測點位數量相適應,每8個監測點位至少1人負責現場運行維護。

表A.1 崗位職責

5.png

A.3 保障設施要求

配置與運行維護工作相適應的監測、質量控制儀器設備和巡檢車輛,并為儀器設備配套建設相應的實驗室環境,每運行維護60個監測點位至少應配置1套比對校驗儀器,不足60個監測點位的按60個監測點位計算,平均每24個監測點位至少配備一臺巡檢車輛。

建立獨立完整的備品備件庫。易損易耗品和常用組件模塊應保持庫存量大于月使用量的110 %。運行維護10個監測點位及以內的,應至少配1套備用監測設備或者與現場安裝儀表型號相同的備用儀表,運行維護10個監測點位以上的至少配2套。

附錄 B(規范性附錄):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數據有效性判別與處理方法

B.1 數據有效性判別方法

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的運行狀態分為正常運行和非正常運行。

在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條件下,CEMS正常運行獲得的監測數據,可判別為有效數據。對于監測值出現零值、負值、低于檢出限、極高值、突變、連續不變、邏輯異常、與生產治污實際不符等現象時,明顯異常的可判別為無效數據,無法判別的可采用參比方法監測或者標準物質檢查的方式,檢查設備準確度、示值誤差、零點漂移、量程漂移、響應時間等技術指標,不符合要求的,從發現起至整改合格之間的數據為無效數據。相關技術指標按照本技術規范表1要求執行。

CEMS非正常運行時,包括CEMS停運、故障、有計劃的維護保養及校準校驗時段產生的數據,均為無效數據。

B.2 數據處理方法

B.2.1 數據狀態標記

一般情況下,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正常運行,監測數據上傳至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后,自動生成“正?!焙汀皩崪y”標記。

污染源生產設施啟?;蛘咴诰€監測系統非正常運行、數據異常時,運行維護單位在12小時內通過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填報信息對數據進行標記,數據標記主要有生產治污狀態、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狀態、數據審核狀態等,具體見表B.1。

B.2.2 數據修約替代

標記為無效數據的時段,可采用人工監測結果替代,一次人工監測結果最多替代監測時間前24個無效小時數據。未開展人工監測的,應按照HJ 75修約補遺。

B.3 無效數據處理憑證

填報數據狀態標記的,運行維護單位在24小時內上傳憑證,憑證由排污單位和運行維護單位共同簽字并蓋章,憑證應包括異常發生的時間、原因、處理措施、照片等。數據超標時段填報異常數據標記的,還應拍攝影像資料,記錄異常情況的現場排查過程,影像資料由排污單位存檔備查,保存期限至少三年。無效數據處理憑證見表B.2。

采用人工監測結果替代無效數據的,應在執行替代操作的同時上傳監測報告。

附錄C(資料性附錄):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記錄

附錄D(資料性附錄):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參數修改記錄

附錄E(資料性附錄):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方法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17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