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助力 “碳達峰、碳中和”|先河環保推出低碳云-環境綜合解決方案

時間:2021-04-08 10:43

來源:先河環保

2021年不僅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后疫情時代經濟發展重回正軌的關鍵之年,亦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 “碳達峰”和“碳中和”兩個關鍵詞,更是占據了能源領域熱議話題的“C位”。

自2020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就已經被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除此之外,政府的工作報告中還明確要求各行各業制訂好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加快實現“十四五”規劃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既定目標。

相關閱讀:

先河環保:構建三大內核 助力碳中和戰略落地

先河環保擬斥3996萬元投設合伙企業開展碳資產管理

先河環保搶先布局碳中和業務

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意味著中國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達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長,并逐漸下降。

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前,中國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產業調整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先河環保將如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為幫助地方政府掌握本區域溫室氣體排放現狀,采取精準、科學、有效的方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先河環保提出以“支撐各地政府碳達峰和碳中和”為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

方案整體思路

1617850037259630.jpg

摸清家底-碳排放在線監測與數據應用

1617850091293646.png

建立包括固定污染源在線監測、廠區/廠界無組織排放監測、城市區域和大區域背景監測等的“四位一體”監測體系,做到碳監測的 “三覆蓋”空間全覆蓋、重點排放源全覆蓋和監測因子全覆蓋;實現碳排放管理的“四精準”:時間精準、區位精準、對象精準和問題精準。

建立基于監測數據的溫室氣體源匯反演系統,運用在線監測與核算法、排放清單等數據的結合,掌握區域整體及重點排放單位的碳排放量,結合環境碳監測數據,反演區域的源匯分布情況。

達峰規劃

1617850130221782.png

碳達峰預測及路徑分析結果展示界面

通過對城市的經濟、能耗、碳排放現狀分析,構建模型,預測城市在不同減排情景下未來5-7年的能源減排及碳排放趨勢,依據區域的排放底數及區域的產業、能源結構,利用數據模型模擬不同的規劃路線,選定最適合本區域的碳達峰和碳減排路徑。

減排規劃

立足城市碳排放現狀,結合不同排放單位的不同排放工藝和排放過程及未來城市轉型發展的趨勢,圍繞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的發展主線,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減排、監測和核查措施,確保減排過程的科學、精準、高效。

微信圖片_20210408104857.png

碳減排工作支撐平臺可協助地方管理部門實時掌握碳排放和碳匯變化情況、清潔能源的低碳情況、碳排放預測情況等結果,為全省(市)生態減碳工作提供決策支撐。

1617850218733391.png

碳減排工作支撐平臺

低碳技術服務

先河環保可以向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碳達峰和碳減排相關的咨詢服務,幫助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了解清楚碳排放狀況,制定最優的減排策略,最終完成碳達峰、碳減排的目標。

可開展業務

1、溫室氣體清單編制。

2、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第三方核查。

3、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

4、企業配額清繳與碳資產管理(碳價值分析、碳交易)。

5、CCER項目開發咨詢服務(森林碳匯、風能、太陽能等)。

6、溫室氣體控排政策培訓等。

應用成果展示

1 國家大氣背景監測站溫室氣體監測

先河環保積極參與國家大氣背景監測站的建設,在武夷山站、南嶺站及西沙站等站點建設中提供了CO2監測儀、甲烷分析儀等環境溫室氣體在線監測儀器,為國家空氣質量背景值監測提供了支持。

1617850275863806.png

2 河北省發電行業碳排放在線監測與核算研究項目

先河環保作為主要單位參與了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發電行業碳排放在線監測與核算研究項目。本項目中,河北省生態環境廳以石家莊誠峰熱電有限公司為試點企業開展項目研究,先河環保在項目中提供并安裝了固定污染源排口二氧化碳監測儀、廠界二氧化碳監測儀等設備及碳排放在線監測與管理平臺,平臺可利用實時監測數據、微尺度空氣質量模型、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建立基于監測數據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體系,提升碳排放核算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1617850315577821.png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先河環保作為領先的生態環境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商,將持續順應國家創新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政策,加速創新技術研發,積極推動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為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為“碳達峰、碳中和”賦能,為我國加快能源變革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