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06 11:44
來源:亞洲清潔空氣中心
作者:Jeremy Schreifel
(a)發布行政處罰 (b)發布命令
(c)提起民事訴訟 (d)提起刑事訴訟。
如果美國環保局發布行政處罰或命令,公司有權申請行政聽證。行政聽證并不在傳統意義上的法庭進行,而是由美國環保局行政法法官監督并做出裁決。
能否舉一至兩個案例,幫助我們理解美國類似限產和停產實際是怎么進行的?
2015年9月,美國環保局與裝機容量57.5 GW的電力公司杜克能源(Duke Energy)達成一項協議。美國環保局稱,該公司并未在8個燃煤發電廠安裝適當控制技術。
庭審前,美國環保局與杜克能源公司達成協議,協議內容包括,該公司將永久關閉5座發電廠中的13臺機組,繳納近100萬美元民事罰款,并至少投入440萬美元來減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例如,恢復關鍵生態系統附近的水質和森林,安裝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投資建設可再生能源和能效設施)。
2015年7月,美國環保局與裝機容量1.9GW的電力公司州際電力和照明公司(Interstate Power and Light,IPL)達成協議。美國環保局稱,該公司對一座發電廠進行了改造,導致該工廠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增加。
美國環保局和IPL達成協議,該公司將永久關閉4座發電廠中的10臺發電機組,對5座發電廠中的11臺機組進行關停或變更燃料,在2座發電廠新增或改進脫硝控制設備,繳納110萬美元民事罰款,并至少投入600萬美元來減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例如,促進發展太陽能光伏設施,在一個或多個農場安裝厭氧消化池,更換學校所用的燃煤鍋爐,用天然氣汽車取代傳統車輛,向消費者提供補貼以取代低效的木材燃燒供暖系統)。
2021年2月,美國環保局對汽車零部件制造及銷售公司Premier Performance違反《清潔空氣法》的行為進行了調查。美國環保局稱,該公司銷售的汽車零部件影響了汽車污染控制的性能。該公司同意繳納300萬美元罰款,并暫停生產和銷售這些產品及類似產品。
是否會出現,污染企業在一個城市退出,轉移到另一個城市的情況?
主要固定污染源(如工廠)需要在州或地方環保部門取得經營許可證。如果某公司將設施轉移到另一個城市,該公司必須取得新的經營許可證。而新的經營許可證規定的要求很可能會比適用于舊設施的原始許可證更嚴格。
社團、NGO在類似案例中,可以發揮什么作用?
在美國,非政府組織、社團和公民至少可以在三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首先,舉報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這有助于政府集中有限的監管精力、人力和物力開展排查。
其次,可以就美國環保局與違反《清潔空氣法》規定的公司達成的處罰協議發表意見。如果在法庭聽證會結束前達成協議,該協議可公開征求公眾意見。非政府組織、社團和公民可以就該協議以及調查結果中存在的任何問題提出異議。
第三,推動美國環保局妥善執行《清潔空氣法》的規定。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