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賀克斌:未來需要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治理

時間:2021-11-01 10:09

來源:中國大氣網

作者:焱焱

進入“十四五”階段,在“雙碳”目標新背景下,我國仍需實現清潔空氣的目標,促進目標協同和路徑優化,這些不同的目標如何實現協同,以及路徑怎么實現優化?由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主辦的2021中國藍天觀察論壇邀請到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賀克斌院士,以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治理為題,展開探討。

微信圖片_20211101101405.jpg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賀克斌院士

攻堅治污腳步仍需繼續

賀克斌院士指出,中國先后通過“十一五SO2總量控制”、“十二五NOx總量控制”、節能減排工作方案、“大氣十條”、“藍天保衛戰”等等,讓大氣污染排放量整體攀升的勢頭逐步被扼制。

2006年促成SO2排放量達峰后,“十二五”期間開始控制NOx總量,2012年實現了NOX排放量的達峰,約2017年逐步實現了VOCs排放量的達峰。近年來中國人為源CO2排放增速明顯放緩,2013-2020年排放年均增速約為1%,遠低于2002-2013年間9.6%的排放增速水平。盡管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2020年第一季度碳排放同比下降11%,但全年排放與2019年相比仍略有增加,同比增長0.5%;2020年全國化石燃料燃燒和水泥生產過程共排放二氧化碳約100億噸;從部門構成來看,工業和電力是最主要的排放部門,分別占2020年全國排放總量的41%和38%;從燃料構成來看,2020年煤炭排放占比達76%,但近年來天然氣排放總量和占比均快速增長。

微信圖片_20211101101441.jpg

2013年以來隨著《大氣十條》的實施,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迅速下降。全國SO2、NOx和一次PM2.5排放量已分別于2006、2012年達到峰值,2020年排放量相較峰值分別下降了77%、32%和53%;VOCs和NH3的減排是過去大氣污染防治的薄弱環節,排放量長期居高難下。2017年以來VOCs和NH3排放首次出現拐點,但減排幅度較小。

微信圖片_20211101101502.jpg

賀克斌院士指出,2013年以來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實施的燃煤鍋爐整治、落后產能淘汰、北方地區清潔采暖、交通結構調整等一系列結構性治理措施對CO2減排也產生了積極的協同效果。在上述措施有力推動下,工業部門在2015-2020年間實現了CO2和大氣污染物的協同減排,CO2排放量下降6%;民用部門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降低的同時CO2排放量保持基本穩定。但由于規模發電量和支撐經濟發展的需求,碳的排放仍然有增加的狀態。

微信圖片_20211101101523.jpg

在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98個城市在2015-2019年間實現了PM2.5年均濃度和CO2排放量協同下降,98個城市的PM2.5濃度均下降比例達到25.8%,CO2平均減排比例達到22.5%。但是碳排放量仍在上升,上升體現我國目前還在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期。正因我國仍處于中高速發展階段,碳達峰之前十年之內還會出現增量。

微信圖片_20211101101541.jpg

從健康角度出發,PM2.5改善、臭氧污染治理等對減少健康損失的影響是可觀的,但污染存留問題仍然值得引起高度關注。雖然民眾對藍天滿意度正在提升,但藍天保衛戰并未打贏。賀克斌院士提出兩點問題:第一,我國空氣質量標準和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銜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二,以北京等一線城市為例,現階段空氣質量證明攻堅保衛戰仍需持續。

賀克斌院士肯定了我國近年來在減污降碳方面的成效,同時也指出現階段工業發展、能源結構、政策實施、健康需求等多個方面的需要,都是驅動減碳降污工作持續的關鍵。

利用CNCAP平臺推演減污降碳協同治理路徑

賀克斌院士指出作為科研部門減碳、減污的協同治理更偏向于做對政府參考價值更大的定量探索。賀克斌教授帶領團隊,將情景設計、排放路徑預測、污染暴露模擬、費用效益評估作為四項核心指標,搭建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科學評估和決策支持平臺(CNCAP)。

微信圖片_20211101101607.jpg

利用CNCAP平臺,可以分析不同時間內我國大氣成分排放變化。例如總結過去1990-2020年CO2排放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演變過程等;同時可以分析以往污染空間分布情況,例如分析全國工業點源CO2與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回溯在過去我國工業源行業、及CO2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分布。

利用CNCAP平臺,還可以推演未來。在CNCAP平臺模擬推演如果按照不同協同減污降碳路徑,中國未來能源結構的變化。例如按照碳中和路徑,到2060年我國將基本完成低碳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到達70%以上,工業部門終端煤炭消費比例將低于15%,新型能源車占比達到60%以上,民用部門能源全面清潔化。

在CNCAP平臺可以模擬推演雙碳情景下,中國CO2和主要大氣污染物未來的排放變化。根據平臺模擬可以看出,現行的以末端控制為主的清潔空氣政策可以使大氣污染物排放在2030年之前保持下降態勢,但2030年后進一步減排的空間和潛力將大幅收窄;在碳中和情景下,深度低碳能源轉型將帶來顯著的污染物協同減排效益,主要大氣污染排放在2030年-2060年間將進一步下降,如NOx還能降低67%,SO2降低83%。

微信圖片_20211101101833.jpg

賀克斌院士指出,未來如果按照“雙碳”驅動情況下,以2020年全國337個城市整體PM2.5為33μg/m3的平均濃度作為基數,如果只采用現有的治污措施,即使加大治污力度,到2060年PM2.5最多降到25μg/m3。但如果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會使2060年PM2.5降到20μg/m3,如果到2028年提前實現碳達峰,大概會降到18μg/m3,如果2060年實現碳中和,就會降到10μg/m3以下。

微信圖片_20211101101853.jpg

CNCAP平臺還能夠對未來碳減排路徑選擇進行模擬和推演。賀克斌院士提到,在美麗中國第3-5年之間的污和碳政策、路徑、技術、措施協同設計非常關鍵,該時期需要把未來良性循環的前期基礎政策用足,基礎打牢。到2035年之后,空氣質量將會達到優良水平。

微信圖片_20211101101913.jpg

最后賀克斌教授指出要實現降碳,可以通過“六碳并舉”(資源增效減碳、能源結構降碳、工業過程脫碳、地質空間存碳、生態系統固碳、市場機制融碳)、已經啟動的碳市場,以及政府政策引導下的市場機制,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減污降碳協同路徑。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