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19 09:40
來源: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大氣網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公布2021年中國科學院、2021年中國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65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5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選舉產生8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國大氣網梳理發現,有11位環境領域相關學者當選,其中大氣方向有7位:北京大學朱彤教授、北京大學陳松蹊教授、蘭州大學黃建平教授、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姜培學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吳明紅教授、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高翔教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楊為民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入選2021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名單的環境領域學者: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朱彤教授
朱彤1983、1986年分別獲得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放射化學學士和環境化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得德國伍珀塔爾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1999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現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1999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00年獲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2-2016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負責人,2012-2017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因“對大氣化學基礎研究及對超大城市空氣污染的人體健康及氣候影響評估的卓越貢獻”,于2019年當選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AGU Fellow)。2020年8月獲聘國務院參事。
朱彤長期開展大氣化學及環境健康研究,取得了大氣污染來源甄別、成因解析及健康危害評估等系列創新成果,主要包括:
突破污染物地氣交換和區域輸送通量測量技術,發現大氣污染新來源、新機制;
揭示大氣復合污染的非均相化學反應成因、闡明華北大氣污染的區域輸送過程,支撐大氣污染治理;
識別黑碳是危害健康的關鍵大氣組分之一、發現大氣污染危害生殖健康等新型不良影響。
在Science、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美國醫學會會刊JAMA等期刊發表SCI論文340余篇,入選科睿唯安"交叉領域"高被引科學家、愛思唯爾環境科學中國高被引學者。
朱彤致力于將基礎前沿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應用于解決我國重大環境問題。
2005年他發起和組織了華北區域大氣環境綜合觀測國際合作實驗CAREBEIJING,揭示了北京及華北空氣污染形成機制,在國際期刊JGR和ACP上發表3期專刊,進而帶領北大團隊提出《奧運會北京空氣質量保障方案北京周邊省區市措施》,得到國務院批準采納、在華北六省市實施,為保障北京奧運空氣質量做出了貢獻。他提出和證明了京津冀冬季居民源通過區域輸送對北京空氣污染的重要貢獻,2016年發表在PNAS上,據此提出控制居民散煤的建議,推動了相關政策的實施。2019年他和學院宋宇教授在PNAS發表關于我國大氣氨的環境效應論文,據此提出“我國應分區域制定精確氨減排計劃”的政策建議,為我國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了科學支撐。
2000年起,他一直推動環境健康領域的學科交叉研究和學科建設。通過開展大氣化學與流行病學的交叉研究,揭示了大氣污染危害心肺健康的氧化應激和促炎等分子機制,識別出黑碳等多種危害組分,發現大氣污染對精神、生殖健康等的新型不良影響,提出以健康驅動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的協同治理。他致力發展環境健康交叉學科,于2007年創建了北京大學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2015年在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建成了完整的環境健康二級學科,2021年在北京大學建立了中國高校環境學院首個環境健康系。
朱彤曾任國際大氣化學與全球污染委員會委員、全球大氣化學國際計劃(IGAC)科學指導委員會共同主席、JGR-Atmos副編輯、環境健康展望EHP副編輯等。現任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中國大氣復合污染成因與應對機制”指導專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未來地球—亞洲季風區可持續發展集成研究(MAIRS)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IAMAS下屬“大氣化學與全球污染國際委員會”(ICACGP)副主席、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理事會理事、世界氣象組織環境污染與大氣化學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光華管理學院陳松蹊教授
陳松蹊,1961年11月生。1993年獲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統計學博士學位。曾先后在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等高校任職。2008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主任、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聯席創始主任。現任數學科學學院講席教授、統計科學中心科學委員會主席、中國統計學會常務理事。
陳松蹊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超高維大數據統計分析、環境統計、非參數統計方法等,在超高維假設檢驗方法和非參數經驗似然方法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推動了統計學的關鍵性發展。
他同時注重數理統計的應用,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為出發點,在數學地球物理領域做出了前沿交叉成果,為精準度量污染排放和評估大氣治理效果提供了科學方法。為我國統計學科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他當選為數理統計學會會士、美國統計學會會士、美國促進學會會士,曾任統計學頂級期刊The Annals of Statistics和美國統計學學會會刊編委、數理統計學會(IMS)常務理事,入選斯坦福大學2020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現任伯努利學會科學書記。
陳松蹊教授于2008年加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期間產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內外頂級期刊上。在“光華思想力”平臺上,他主持了重要科研項目《中國宏觀經濟預測模型》。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