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4 11:46
來源:北京生態環境
本月上旬末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一次區域性空氣污染過程,7日區域空氣污染水平有所抬升,8日部分地區出現中重度污染,9-10日山前污染匯聚顯著,至10日白天,北京和近周邊城市出現中重度空氣污染。針對本次區域性空氣污染過程,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張強教授對污染成因進行了解讀。
本次空氣污染過程的形成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過程期間氣象條件明顯不利
區域持續處于弱氣壓及低壓系統控制,地面以偏東偏南風為主;溫度水平持續抬升,形成顯著逆溫,邊界層高度大幅壓低,大氣垂直擴散能力差;相對濕度不斷升高,9-10日區域出現較大范圍的輕霧天氣,低壓、弱風速、強逆溫,形成今年秋冬季以來最不利的一次大氣污染擴散條件,同時過程期間的持續高濕度,造成污染物的二次轉化增強,導致污染物濃度持續升高。
區域污染傳輸匯聚顯著,山前城市空氣污染水平明顯較高
過程期間,區域以偏東偏南風為主,區域污染物向山前匯聚,由于山前處于靜風帶,造成污染物滯留,包括北京在內的區域山前城市空氣污染水平明顯較高。
3月份區域污染排放仍處于較高水平
春節后,區域復工復產,社會生產活動逐步恢復正常,污染排放逐步回升,處于較高水平。加之,3月仍處于北方的采暖期,區域及本市采暖污染排放仍較高,也是本次污染過程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