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2 09:04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網
強化綠色低碳發展引導約束。落實本市碳中和行動綱要,科學制定能源結構調整及節能、建筑、交通、產業等重點領域節能減碳“十四五”實施方案。將可再生能源利用作為各級規劃體系的約束性指標,建立可再生能源指標分解考核機制,考核結果納入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圍。
完善能源綠色發展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引領約束作用,聚焦本市能源綠色轉型需求,加快制定新型電力系統、儲能、氫能、可再生能源等相關地方標準。鼓勵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及能源企業積極參與行業、企業標準制定。
二、深化能源價格機制改革
縱深推進電力價格改革。按照國家“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思路,逐步理順輸配電價結構,強化壟斷環節價格監管。落實國家電價改革部署,平穩推進銷售電價改革,有序推動工商業用戶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
穩妥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堅持科學規范、激勵與約束并重原則,加強管道天然氣配氣價格監管。結合國家天然氣行業體制改革進程,完善終端銷售價格與采購成本聯動機制。
完善供熱價格機制。結合碳中和目標下供熱系統重構和低碳供熱技術應用,研究建立有利于促進節能低耗、綠色高效的供熱價格管理機制。按照同熱同價的原則,穩妥推進居民供熱價格改革。
完善綠色電價政策。強化產業和環保政策協同,落實完善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政策。落實國家新型儲能價格機制,鼓勵市場主體利用峰谷電價差、輔助服務補償等市場化機制促進儲能發展。
三、完善綠色低碳財稅金融政策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政府加強行業標準制定、規范引導市場行為的同時,市、區財政部門對綠色低碳能源發展應用給予更大支持。
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加強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綠色貸款、綠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創新信貸投放、專業化擔保等特色金融服務。完善綠色信貸體系,穩步擴大綠色信貸規模。
四、創新能源綠色發展市場化機制
建立健全用能權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研究用能權交易方案,探索開展本市用能權交易試點。深入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完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逐步拓展碳市場覆蓋行業和交易產品,加強碳交易數據質量管理。高水平建設國家級綠色交易所,承建全國自愿減排交易中心。
完善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加快完善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有機銜接的電力市場體系。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推動各類用戶與發電企業交易,鼓勵送受電雙方建立長期、穩定的電量交易和價格調整機制。引導負荷聚合商等需求側資源參與電力市場,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
優化能源營商環境。持續深化能源領域營商環境改革,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續擴大電力、燃氣等市政設施接入“三零”服務和“非禁免批”適用范圍,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深化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強化政府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五、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在應對氣候變化、能源清潔轉型等領域擴大深化國際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宣傳北京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實踐成效。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國際行動,為提高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水平貢獻“北京方案”,做出“北京示范”。
第十章 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加強對本規劃實施的組織協調,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提高政府規劃管理科學化水平。
一、強化規劃統籌實施
增強本規劃的引導和約束功能,加強本規劃與國家能源規劃及生態環境、城市管理、重點功能區等市級專項規劃在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重大項目等方面的協調銜接。健全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將規劃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各區、各有關部門和重點能源企業。聚焦本規劃確定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制定實施一批專項行動計劃或實施方案,細化落實發展任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二、推進重大項目滾動實施
堅持以規劃確定項目,以項目落實規劃。依據本規劃制定重大工程項目清單,對清單內工程項目優化審批程序,主動做好規劃選址、土地供應和資金需求等對接服務。發揮市區重大項目協調平臺作用,及時解決項目建設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推動項目順利實施、按期投運。
三、加強規劃實施監測評估
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加強第三方獨立評估,提高規劃實施評估工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重視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開展規劃實施動態監測分析。本規劃實施進展情況形成書面報告報送市政府和國家能源規劃主管部門。規劃實施外部環境如發生重大變化,及時提出規劃調整建議,并按法定程序報市政府和國家能源規劃主管部門批準。
四、擴大公眾參與
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媒體,持續開展規劃理念、發展目標及重點任務的宣傳解讀,讓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加強規劃及相關政策信息公開,完善規劃實施社會監督機制。搭建面向公眾的多元化宣傳展示平臺,普及推廣綠色低碳技術知識,營造全社會人人參與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氛圍。
第十一章 規劃環境影響分析
“十三五”以來,本市能源消費總量平穩增長,能源結構加速優化,電力、天然氣等優質能源占比持續提高,能源領域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下降。“十四五”期間,預計本市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增長,要積極主動采取一系列減排措施,持續削減能源各類污染物排放總量。
一、“十三五”本市能源領域減排成效
“十三五”期間,本市通過采取大力壓減燃煤、發展可再生能源、調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業企業、提高排放標準等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能源領域各類污染物排放顯著下降。綜合測算,2020年,與本市能源利用直接相關的SO2、NOX、PM10和PM2.5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82%、65%、88%和88%。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