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保領域相關的 “十四五”規劃政策文件匯總

時間:2022-05-26 09:15

來源: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固廢處置及利廢新材料專委會、中國循環經濟

  《方案》提出,到2025年,清潔生產推行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工業領域清潔生產全面推行,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降低,城鎮新建建筑全面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到2025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8%、8%、10%、10%以上;全國廢舊農回收率達85%,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6%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方案》提出的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工程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其中,鋼鐵行業,完成5.3億噸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4.6億噸焦化產能清潔生產改造;有色金屬行業,完成4000臺左右有色窯爐清潔生產改造;建材行業,完成8.5億噸水泥熟料清潔生產改造。

  “十四五”支持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國家開發銀行印發《“十四五”支持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到 2025 年,形成一批對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振興發展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布局,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要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加快實施電力、鋼鐵、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行業綠色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

  持續開展大氣、水、土壤等污染綜合治理,加強退出礦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和尾礦庫綜合治理。加快推進重點流域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支持株洲、湘潭等城市有序推進土壤污染綜合治理和騰退土地重金屬及有機物污染環境調查評估與治理修復。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長江、黃河流域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范圍內的示范區城市, 要進一步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導向,結合實際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和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力度。

  “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

  202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十三五”以來,工業領域以傳統行業綠色化改造為重點, 以綠色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法規標準制度建設為保障,大力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工業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 耗降低約 1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約 40%。重點大中型企業噸鋼綜合能耗水耗、原鋁綜合交流電耗等已達到世界先 進水平。2020 年,十種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 3.8億噸,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 20 億噸。

  綠色制造體系基本構建。研究制定 468 項節能與綠色發展行業標準,建設2121 家綠色工廠、171 家綠色工業園區、189 家綠色供應鏈企業,推廣近 2 萬種綠色產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已成為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

  《規劃》強調,到 2025 年,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為 2030 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重點行業資源產出率持續提升,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 57%,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 4.8 億噸。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

  推進工業固廢規模化綜合利用。推進尾礦、粉煤灰、煤矸石、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赤泥、化工渣等大宗工業固廢規模化綜合利用。推動鋼鐵窯爐、水泥窯、化工裝置等協同處置固廢。以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為依托,在固廢集中產生區、 煤炭主產區、基礎原材料產業集聚區探索建立基于區域特點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園區和企業加強資源耦合和循環利用,創建“無廢園區”和“無廢企業”。實施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通過以評促用,推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實現新增工業固廢能用盡用、存量工業固廢有序減少。

  “十四五”生態環境科普工作實施方案

  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科普工作實施方案》。在科普制度建設、資源開發、基地創建、品牌活動創新、熱點焦點問題專家解讀等領域全面發力,形成了全媒體、全手段、全內容、全方位、良性互動的生態環境科普工作體系,促進了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科學素質的整體提升,為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衛生健康委、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國管局、銀保監會、郵政局、全國供銷總社等18部委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方案》指出,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降低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壓力。以“三線一單”為抓手,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推行產品綠色設計,構建綠色供應鏈,實現源頭減量。結合工業領域減污降碳要求,加快探索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工業固體廢物減量化路徑,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全面推進綠色礦山、“無廢”礦區建設,推廣尾礦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環境友好型井下充填回填,減少尾礦庫貯存量。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在提取有價組分、生產建材、筑路、生態修復、土壤治理等領域的規模化利用。以錳渣、赤泥、廢鹽等難利用冶煉渣、化工渣為重點,加強貯存處置環節環境管理,推動建設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貯存處置設施。支持金屬冶煉、造紙、汽車制造等龍頭企業與再生資源回收加工企業合作,建設一體化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等綠色分揀加工配送中心和廢舊動力電池回收中心。加快綠色園區建設,推動園區企業內、企業間和產業間物料閉路循環,實現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推動利用水泥窯、燃煤鍋爐等協同處置固體廢物。開展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排查、分類整治,加快歷史遺留問題解決。

  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到2025年,“無廢城市”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用充分發揮,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無廢”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編輯:王媛媛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