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重慶打響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

時間:2022-07-28 10:38

來源:重慶生態環境

盛夏重慶,艷陽高照,放眼望去盡是藍天白云。但這艷陽高照的背后并不意味著空氣質量良好,因為它藏著一個“隱形破壞者”——臭氧(O3)。

知己知彼,揭開臭氧

臭氧(O3)是氧氣(O2)的同素異形體,是一種具有特殊臭味的淺藍色氣體,具有強氧化性,是天然大氣中重要微量組分,大部分集中在大氣平流層(高空)中,對流層(近地面)中僅占10%左右。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所長李振亮介紹,平流層臭氧能夠強烈地吸收太陽紫外輻射,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護著地球生物圈,使動植物免受危害,因此被稱為“地球的保護傘”。對流層臭氧不僅能吸收地氣系統的長波輻射而加熱大氣,還可以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進而改變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和分布,影響地氣系統的輻射平衡。高濃度的地面臭氧將引發城市光化學煙霧、影響人類健康、危害生態環境,需要降低其濃度。

“臭氧污染的高發時段一般在4—9月,日照強、云量少、風力弱,高溫天氣為臭氧的生成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李振亮介紹說,不同于PM2.5,臭氧污染并非直接由污染源排放導致,其生成主要與兩類污染物有關——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因此,全面推進這兩種污染物的減排工作顯得至關重要。

統籌安排,打響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

目前,臭氧已成為影響夏季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之一。為著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協同減排,確保完成國家和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重慶印發了《2022年重慶市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在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的基礎上,通過實施重點行業及油品儲運銷環節綜合治理,原輔材料和產品源頭替代,大力推進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協同減排。

《方案》根據近三年臭氧污染狀況、產業發展情況及地理氣象條件,明確26個市轄區要結合本地臭氧污染來源解析,因地制宜精準實施NOx、VOCs協同減排措施,強化深度治理、日常監管、幫扶指導和污染應急應對,延緩臭氧生成速率,將臭氧濃度控制在較低水平。

多措并舉,有效遏制臭氧污染

今年以來,我市已出現10天臭氧污染。為防控臭氧污染,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氣象局聯合開展會商,及時預判、研究當天和未來幾天天氣情況。“比如最高氣溫將達到多少,高溫時段光照輻射是否強烈,氣象擴散條件如何,是否有利于臭氧生成和積累,臭氧超標風險較高的區主要有哪些等等,都是我們研判的重點。”市生態環境局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余家燕介紹說,會商結果會及時發送至各區縣,同時提出有針對性的污染應對建議。截至目前,市生態環境局與市氣象局聯合加密會商47次,啟動6次臭氧污染預警應對,發布污染應對措施和建議200余條,向4.2萬余家企業發送污染預警短信15萬余條。

此外,為切實有效應對臭氧污染,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就重點行業進一步加強技術幫扶指導,對重點區域開展“一區一策”駐點跟蹤和精細化管控研究,為區縣問診把脈”,開出“良方”。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專家先后到20個區開展走航監測分析,到300余家企業進行現場指導,針對家具制造、汽車維修、食品加工等重點行業,圍繞臺賬建立、源頭控制、物料儲存轉送、末端治理等治理環節展開宣講培訓并現場解答疑難問題,切實解決企業“想治不會治”等迫在眉梢的污染難題。同時積極幫助企業紓解發展困境,以充分實現政策效益最大化為落腳點,解讀資金幫扶政策要點、拆分項目申請內容細節、幫助企業熟悉政策條文,引導企業用好用足政策紅利,切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不僅如此,自2022年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攻堅行動全面開展以來,我市不少企業、工地也收到了重慶生態環境部門發放的《重慶市防控PM2.5和臭氧污染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根據安排,今年,我市將向涉臭氧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排放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發放4萬余份《告知書》。”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相關負責人說,通過發放臭氧污染控制告知書,不僅向企業宣傳解讀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臭氧產生機理和危害,鼓勵企業在臭氧濃度快速上升時段積極安排錯峰生產,減少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引導企業主動落實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同時大力宣傳深度治理企業在環保電價優惠、環保稅費減免、公眾夜間加油優惠等方面的政策,共同守護藍天白云“好氣質”。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