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1 09:44
來源:中國環博會
6萬平米水與污水處理專館競爭激烈
其中,水與污水處理賽道一直是環保行業的黃金賽道,在本屆環博會位于N1到N5的6萬多平方米的水與污水處理館,水處理膜分離和污泥處理處置兩個細分賽道的競爭可謂如火如荼。
“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帶動污水處理產業賦能升級,其關鍵材料水處理膜也越發受到重視。本屆環博會吸引了藍星東麗、LG化學、世浦泰、水藝膜、三達膜、嘉戎、久吾高科、樂普、招金膜、湖南沁森、海普潤、坤奕、天地人等一大批國內外膜分離技術企業參展,隨著環保下半場行業需求的同步升級,由膜技術的突破引發的新應用、新場景、新模式隨時可能會爆發。
去年9月國家出臺了《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要求污泥必須有效處置,污泥處理設施建設也將得到加強。在這方面,景津、中大貝萊特、晟啟、康泰、興源環境、同臣、復潔、安尼康、新環、大張、福航、杰為凱、上海離心機等近250家污泥處理處置企業將展示最新技術路線。江蘇博一環保科技的黃總告訴“環保圈”,“未來污泥填埋量會大幅降低,好氧堆肥、厭氧消化等方式則得到提升,干化+焚燒技術路線也將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視。”
減污降碳,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倍受關注
在雙碳目標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開啟了行業新的增長空間,其中大氣治理無疑是關聯較為緊密的環保細分領域。進入“十四五”,鋼鐵、水泥、玻璃、垃圾焚燒等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市場需求將持續釋放并提速,重點行業VOCs治理由末端治理向全過程的污染控制方向發展。可瑞斯、可迪爾、納博科、空氣技術、昆山工統、藍太克、恒康機電、中研宜普、育暢環保、昱昌環境、東洋和光、安泰工程、起霸風機、龍泰環保、熙誠環保等300余家大氣治理企業將展示多污染物協同治理解決方案。
無廢城市,固廢資源化新興賽道起飛
近3年來,無論是垃圾焚燒發電、環衛亦或是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工業固(危)廢處理,固廢處置行業發展的腳步在顯著加速。本屆中國環博會的固廢板塊中,除了嘉諾、碎得、埃維恩、加隆、斯瑞德、首譽、天力、環創等近百家破碎、分選、預處理裝備企業外,垃圾焚燒領域企業如E1、E2館的上實環境、上海環境、三峰環境等正依托自身稟賦擴展“焚燒+”內涵;盈峰環境、福龍馬、金沙田等環衛頭部企業將展現“環衛一體化”服務到底有多熱,以及新能源環衛裝備市場的巨大可能;而隨著垃圾分類政策的下沉和“無廢城市”的建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行業發展進入井噴期,時代桃源、中國水業集團、萬德斯、匯達通、楠大環保、中科博聯、英環新能源、思威博生物、名流環境等50余家企業將全面展示餐廚垃圾處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沼氣能源等無毒無害有機固廢處理解決方案,成為初具規模的熱門細分領域。
03展商數量增長30%,環境監測與儀器儀表展區突破2萬㎡
本屆環博會最大的亮點之一,或許就是環境監測與儀器儀表展區參展企業數量較2021年增長30%,展示規模已超過2萬平方米。
據了解,本屆中國環博會的環境監測展區囊括了近450余家海內外企業參展,既有賽默飛、哈希、島津、E+H等國際品牌,更有聚光科技、皖儀科技、嶗應海納、天瑞儀器、力合科技、眾瑞智能、享控智能、冷杉精密儀器、科瑞達等國內領先企業。
在環保產業由“從無到有”階段向“從有到優”階段過渡大趨勢下,建立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高水平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應該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各省市發展的主要目標,這為環境監測儀器行業帶來了切實的市場需求,同時也對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水平、智慧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4ChatGPT引發熱潮,數智公園、無人環衛車展演競相登場
隨著ChatGPT引發的熱潮,環保智慧化、數智化也逐漸成為環保行業關注的重點。
在三五年前,“智慧環保”雖然受到業內廣泛關注,但一直停留在趨勢的認知階段。但在當下環保建設放慢腳步、關注精細化運營、關注降本增效之時,就成為了環保智慧化、數智化大展拳腳的絕佳時機。
中國環博會在過去幾年中,見證了我國環境企業建設智能生態的新探索,而在今年的展會上將整合華為、浪潮、埃睿迪、昆侖海岸、漢威、安麒智能、威泰普科技等物聯網硬件、大數據云計算及可視化應用系統領域企業,搭建起一個500平方米的“數智公園”,以技術長廊圍繞大廠案例島和路演廣場,展現以云管端+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技術群落實現智能化污染治理的融合科技,為我國智慧環保的革新提供新的啟發。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