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答復《關于強化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確保我省“十四五”期間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提案

時間:2023-05-25 10:44

來源:河南省生態環境廳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對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LB1310037號提案做出答復,詳情如下:

賈宏偉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強化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確保我省“十四五”期間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提案收悉,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我省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與支持。經與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督局共同研究,現答復如下:

“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雖然近年來我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秋冬季PM2.5污染仍然突出,夏季臭氧濃度緩慢上升,與美麗中國建設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重污染天氣應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中之重,全省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工作要求,把應對和消除重污染天氣作為踐行“兩個維護”、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一、主要開展工作

(一)堅決錨定任務目標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污染防治攻堅推進會,研究部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將綠色低碳轉型戰略作為“十大戰略”之一,強調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驅動、環保為民,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逐步建立完善排名考核、生態補償、調度推進、環保督察等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機制,每月對各地攻堅任務進展情況進行通報,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排名,根據各地環境空氣質量情況進行生態補償,對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實行階梯式獎懲,嚴格按月考核并兌現資金,有力推動“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和重點任務落實。2022年,在氣象條件較2021年同期明顯不利情況下,我省圓滿完成國家和省定的各項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7.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為66.4%;重污染天數比例為2.7%;PM10年均濃度為79.0微克/立方米。

(二)穩步推進結構調整

一是調整產業結構。從嚴從緊從實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實施落后產能清零行動,加快推進產業綠色轉型。2022年全省完成74家企業201臺套落后低效產能裝備淘汰退出,10家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21個傳統產業集群綠色化改造,47個化工產業園區和集群提升治理。二是優化能源結構。嚴格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2022年全省完成147家重點用能單位節能降碳改造,60家企業142座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淘汰關停5家企業7座35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新建、改造供熱管網項目241個,長度480公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完成地熱供暖項目57個,新增地熱供暖能力950萬平方米。三是改善交通結構。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2022年全省城市建成區公交車共2.45萬輛,其中純電公交車2.05萬輛,純電比例為83.92%。強化移動源污染監管,2022年對全省1031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開展全面檢查,實現現場檢查全覆蓋,全省13個省轄市(區)已建設完成并投用柴油貨車電子通行證系統。

(三)深入開展綜合治理

一是開展工業企業達標提升行動。加快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全省已完成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13家,水泥熟料企業超低排放改造60家,獨立粉磨站企業超低排放改造137家。全力實施無組織排放治理和低效治理設施提質改造,2022年全省完成496家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工程,337家低效治理設施提升改造工程。二是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2022年全省完成665家企業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源頭替代,308家簡易低效VOCs治理設施升級改造,250家企業泄露檢測與修復(LDAR),加大油品儲運銷全過程VOCs管控,完成儲油庫執法檢查54座次,加油站執法檢查10140座次,發現不合格加油站345座,立案151起,油罐車執法檢查2176輛次,發現不合格油罐車12輛,立案5起。三是全面推進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加強揚塵、露天礦山、農業面源等綜合治理,每天對73億平方米的城市主次干道和8117萬平方米的背街小巷實施機械化清掃,2022年全省完成93個干散貨碼頭、物料堆場抑塵設施建設和物料輸送系統封閉改造,78個露天礦山綜合治理項目,181個惡臭綜合治理項目,13061座煙葉烤房電代煤,27家食用菌企業“雙改”。

(四)科學推進臭氧防治攻堅

2021年5月以來,按照生態環境部《關于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的通知》,我省聯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規劃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清華大學等組成“1+X”專家團隊,集合多種溯源技術,精準解析污染來源,為指導各地開展PM2.5和臭氧協同防控提供了堅實的工作基礎。組織13個省轄市(區)加入生態環境部“一市一策”跟蹤研究,5個省轄市加入省級“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積極邀請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態環境系統內單位提供技術支撐,加強省市兩級夏季臭氧精準預報能力,科學、精準實施區域聯防聯控。督促各駐點團隊重點開展夏季臭氧污染跟蹤研究,建立臭氧污染案例庫,利用走航監測、衛星遙感、關聯分析等方法綜合分析臭氧污染成因,構建城市揮發性有機物(VOCs)動態化排放清單,提出臭氧防控“一市一策”解決方案,支撐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開展涉揮發性有機物行業企業專項執法檢查,使用便攜式檢測儀PID、FID和紅外熱成像儀等設備,重點從源頭控制、過程控制、末端治理、自動監控設施建設及運行等方面開展現場檢查監測。

(五)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一是不斷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聯動。建立日分析、周研判、月講評會商研判機制,依法依規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緊盯重點區域和關聯因子,指導全省各地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并根據氣象條件變化,及時調整啟警響應級別。預警期間每日組織召開會商研判分析會,加密預報和提醒可能的重污染區域,通報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完善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控機制,根據大氣污染傳輸影響,科學劃分聯防聯控區域,根據污染貢獻實施差異化管控,明確重點行業,突出管控重點。二是全面推行重點行業差異化減排措施。通過裝備水平、能源類型、污染治理技術、排放限值、無組織排放情況、監測監控水平、環境管理水平、運輸方式等差異化指標,組織專家對重點行業企業環境績效水平進行評級,以“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為基本要求,科學精準制定差異化減排措施。明確要求對A級、績效引領性企業及民生保障類企業不停產、不限產,對治理水平先進、污染物排放量低的小微涉氣企業視情減少應急管控措施,鼓勵“先進”、鞭策“后進”,防止環境治理“一刀切”行為。完善重污染天氣預警預測和應急減排清單動態更新機制,針對不同治理水平和排放強度的工業企業,分類施策,確保統一時間、統一區域、同一行業、同一績效水平企業實施相對一致的差異化管控措施。三是全力做好重大項目生態環境要素保障。制定印發《河南省重大項目生態環境要素保障白名單管理辦法》,將國家、省級重大項目單位納入保障白名單,從環評審批、差異管控、監管執法、創新服務等方面提供全流程要素保障,享受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生態環境基礎保障、應急管控豁免、生態環境正面清單等優惠政策,助力我省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近年來,我省環境空氣質量不斷改善,但與周邊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多項指標在全國仍處于靠后水平。2023年“雙節”期間,受冬季靜穩、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疊加煙花爆竹燃放,全省環境空氣質量迅速惡化,經歷了長時間、大面積重度至嚴重污染過程,對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在環境空氣質量考核目標嚴于往年的情況下,全省多數指標呈同比惡化態勢,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提醒我們面臨的生態環境脆弱問題依然嚴重。下一步,我們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錨定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以及“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目標,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有關要求,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為主線,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聯防聯控,堅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社會低碳綠色轉型。

(一)堅持目標導向,提高政治站位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全省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全力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2022年5月,我省在《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細顆粒物濃度低于42.5微克/立方米。近期,根據生態環境部等15部委聯合印發的《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要求,我省制定了《河南省深入打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消除、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豫環委辦〔2023〕3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污染天氣、臭氧污染、柴油貨車污染等突出問題為重點,推動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根據生態環境部有關指標計劃,我省將按照“十四五”總目標、年度目標和階段目標相結合的原則,分地域、分行業、分時段科學設定目標任務,嚴格落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大氣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將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明確責任分工、強化部門協作,在新征程展現新擔當新作為,推動我省“十四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實現。

(二)突出重點任務,聚焦協同控制

一是積極推動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依法依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程產能,推進傳統產業集群綠色低碳化改造。二是加速推進能源清潔低碳高效發展,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堅持“增氣減煤”同步,有序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因地制宜推進清潔取暖。三是突出防治重點,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大標志性戰役。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聚焦秋冬季PM2.5污染治理,大力推進工業污染深度治理,積極開展散煤、揚塵、露天焚燒、煙花爆竹綜合治理,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全過程科技支撐,提升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完善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體系,強化區域聯防聯控;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聚焦VOCs、氮氧化物治理,加快推進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替代,強化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和油品儲運銷VOCs深度治理,加大鍋爐、爐窯、移動源的NOx減排力度,強化臭氧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完善臭氧和VOCs監測體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聚焦路、油、車系統治理,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和車、機、船、油品清潔化推進力度,堅持過程防控,加強生產、銷售、使用、檢驗、維修和報廢等全流程管控,突出重點用車企業清潔運輸主體責任,強化部門聯合監管和執法。通過精準施策、全力攻堅,推動解決突出大氣環境問題。

(三)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激勵

一是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工業企業深度治理、限制類裝備和過剩產能退出、散煤清潔替代、移動源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強化績效評價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二是探索建立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機制。對全部使用低VOCs原輔材料的A、B級企業可豁免臭氧污染高發時段禁止或者限制VOCs排放的要求;對實現清潔能源替代、建設高效廢氣治理工藝、全面穩定達標排放A級企業,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可自主采取減排措施,并納入河南省監管執法正面清單。通過落實惠企政策,有效推進精準治污,激勵引導企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三是強化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控。開展重污染天氣聯合會商評估,科學合理確定聯防聯控區域,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加強跨區域、多部門協作聯動,強化聯合執法和信息共享,確保差異化管控措施落地見效,實現區域協同減排,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四)精準監督幫扶,加大科技支撐

圍繞目標任務,加強精準監督幫扶力度,在鍋爐爐窯綜合治理、煤炭質量、柴油車(機)、油品質量、含VOCs產品質量等領域實施多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充分運用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污染源自動監控、工業用電量、門禁系統、衛星遙感、熱點網格等遠程信息化技術手段,精準識別和推送問題線索,督促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定期組織開展技術幫扶和政策解讀培訓,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單位技術合作,開展PM2.5和臭氧協同防控科技攻關,深化“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強化數據分析技術應用,構建臭氧復合污染成因機理、監測預報、精準溯源、深度治理、智慧監管、科學評估的全過程科技支撐體系,注重邊研究、邊產出、邊應用,切實提升PM2.5和臭氧協同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歡迎您繼續關注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2023年5月22日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