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22 10:17
來源:環保部官網
劉炳江: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確實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但目前大力推行環保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在這個區域里仍有很多低效的治污設施,這些企業排放量也比較大。這些設施確確實實應該徹底淘汰,上高端的。以脫硫為例,很多專家都提出來,非電行業的治理是落后的,非電行業在京津冀地區主要有焦化、鋼鐵、建材、有色、窯爐和鍋爐,這些行業的標準已經到位了,這就可以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技術深一輪的升級工作,我覺得這個時候確實到了。一些散亂污企業,要么沒有設施,要么是治理設施十分落后,這些企業確實該淘汰了。你能承擔更新運行環保設備的費用就繼續在這個地區干,承擔不了就得淘汰。現有企業設施里有的是國家最先進的,但也有落后的,現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同一類企業里面,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還是比較明顯的。目前,我們正在全面實行工業企業達標排放計劃。讓所有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具有基本上大致上公認的技術水平條件,這是環保調節的手段。
中新社:發布材料中提到2016年空氣質量達標只有84個城市,但長三角和珠三角PM2.5濃度還是挺低的,為什么只有84個城市達標?
吳季友:京津冀現在還沒有一個城市達標,長三角有舟山、麗水幾個城市達標,珠三角要多一些。但所有監測338個城市,達標重點還是在西藏、云南、海南空氣質量比較好的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區域為什么有些達標天數不高呢?六項污染物里面還有臭氧,現在一些城市臭氧的問題開始顯現,特別是在5到10月份期間,夏季臭氧出現的超標的天數在增加,這也是我們下一步關注的重點,我們已經著手在推進這方面的工作,將采取措施來減輕臭氧的污染,使我們總的達標天數、達標城市有所提高。
主持人:傳統佳節春節在即,感謝新聞媒體一年來對環境保護工作的大力支持,提前祝朋友們新春快樂,闔家安康!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