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陳吉寧談大氣污染治理:不是短期兩三年能解決的

時間:2017-03-09 17:09

來源: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9日(星期四)16:15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下面是部分文字實錄:

  中國日報和中國日報網記者:

  老百姓都希望天天看到像今天這樣的藍天白云,但是我們經常也會遇到一些重污染天氣。《大氣十條》出臺實施已經3年多了,請問秋冬季節重污染天氣頻頻出現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們治理的路子對不對?什么時候能夠看到重污染天氣的狀況能夠有所好轉?謝謝。

  環保部部長 陳吉寧:

  謝謝您的提問。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實施三年多了,大家都很關心這三年到底有沒有進展,特別是去年入冬以來出現了多個大面積的重污染天氣,大家有一些困惑。我今天就你這個問題先談一點概念,我們怎么看這個問題。空氣質量包括PM2.5,主要受兩個變量的影響,一是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氣象條件。其中氣象條件是邊界條件,決定了這個區域有多大的環境容量,也就是說,這個區域可以接受多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而環境質量不超標。污染物的排放量,我們認為它是一個自變量,是引起環境質量變化的決定因素。這兩個變量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這兩個因素中,氣象條件是自然因素,是不可控的,而且它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這個特點是氣象條件具有很強的波動性。隨著小時、每天,甚至再長一點的時間尺度,每周、每月、每年都會有很大的變動。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在一個地區環境的容量是隨著氣象條件變化的,在冬季更容易形成靜穩天氣的條件,所以冬季的環境容量是比較低的。但是冬季我們要取暖,又會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這一減一增,導致了冬季頻繁出現重污染天氣。這是氣象因素。

  第二個因素是排放量。排放量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所以它是一個可控因素。我們環保工作的目標就是把這個人為污染物排放量盡可能減下去,減到什么程度呢?減到最小環境容量允許的排放量,就會減少甚至不發生重污染天氣。這個環境問題就解決了,就達標了。

  一般來講,環境問題不是短期兩三年可以解決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所以當我們判斷一個環境污染控制策略是不是有效,需要把這些起波動作用的氣象條件排除出去。這樣我們才知道采取的措施方向對不對,力度夠不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

  國際上一般有一個通用的辦法,不是簡單地今年和去年比,而是用三年滑動平均法進行評價,這種方法是用更長一個時期,盡可能把氣象的波動因素給剔除掉。中國的《大氣十條》已經實施三年多的時間,所以我們是可以做一個三年的類似比較來看,我們采取的措施方向對不對、力度夠不夠。這就回答了剛才這位記者的問題。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