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內蒙古自治區對外公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附方案及整改清單)

時間:2017-05-03 15:47

來源:環保部

(一)嚴格控制煤化工項目建設規模。嚴格控制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煤化工項目建設規模,“十三五”期間,除列入國家規劃的煤化工項目外,不再布局煤化工項目。

(二)加強煤化工項目監管。對國家規劃布局的煤化工項目,從立項到投產運行各個環節,嚴格落實項目核準、項目建設運行生態環境保護各項要求,加強推進不同階段的生態環保監管,強化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三)呼倫貝爾市、興安盟對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要認真梳理、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多還舊賬,不欠新賬,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強化綠色發展理念,上項目既要看到地方資源優勢,更要重視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影響和后果。

(四)建立煤化工項目管理長效機制。所有非涉密煤化工項目必須通過自治區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審批辦理,及時將項目核準、規劃選址、環境影響評價、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安全評價等批復文件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從源頭上預防環境污染,推動煤化工產業綠色發展。

六、全區多年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粗放,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影響。

責任單位:自治區國土廳,各盟市黨委、政府

督導單位:自治區黨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

整改時限:持續整改

整改目標:到2018年新增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面積150平方公里,到2020年新增礦山環境治理面積300平方公里,生產礦山的分期治理到期驗收率達到100%。實現“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新建大中型礦山基本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全區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形成。

整改措施: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負責編制全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統籌協調推進全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各盟市黨委、政府按照自治區的恢復治理方案,制定分期治理計劃并組織實施。

(一)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成立全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標準、整改措施、完成時限等內容,并統籌協調各盟市整改工作。

(二)各盟市黨委、政府集中對歷史遺留的、政策性關閉的礦山地質環境進行治理,到2020年,取得明顯成效。

(三)生產礦山要嚴格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內蒙古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辦法》,按照“誰破壞、誰治理”、“邊開采、邊治理”的原則,實現生產礦山治理與破壞平衡。

(四)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加強分期治理和閉坑治理的監督管理,對治理不力的企業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七、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無序開發問題突出,自然保護區主管部門履職不到位,未承擔起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責任。89個保護區中,41個存在采礦、探礦及工業企業663家,且普遍未開展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責任單位:自治區國土廳,各盟市黨委、政府

配合單位:自治區林業廳、環保廳、經信委

督導單位:自治區黨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

整改時限:持續整改

整改目標:通過依法關停取締一批、有序退出一批、整改完善一批,到2020年,自然保護區內開發建設活動得到有效整治。立即著手對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已關停的礦山企業全面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到2018年12月底取得階段性結果。確保自治區主管部門,各盟市黨委、政府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對照職能職責履職到位。建立部門聯動監管機制,健全工作制度,強化監督管理。保護區主管部門,對照職能職責履職到位。

整改措施:

按照國家10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活動監督管理的通知》(環發〔2015〕57號)和自治區8部門《關于清理整頓自然保護區內開發建設活動的通知》(內環函〔2016〕203號)要求,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牽頭,經信委、林業廳、環保廳配合編制自然保護區內663家工礦企業有序退出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統籌協調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林業廳、環保廳、經信委,按照各自職能職責,對照保護區項目清單督促各盟市黨委、政府加快推進保護區違規項目的清理整頓工作;各盟市黨委、政府按照自治區的恢復治理方案,制定分期清理整頓計劃并組織實施。

(一)全面清理整頓。各盟市黨委、政府對自然保護區內663家工礦企業逐一進行核實,拉單掛賬,銷號管理。位于核心區、緩沖區的立即停產;屬于違法違規的,拆除設施設備、清理場地,制定生態恢復方案,限期恢復生態環境;手續完備的,按照協議逐步退出保護區,實施生態恢復。實驗區內合法探礦權、采礦權,限期退出保護區;手續完備的工業企業,不得擴大生產規模,全部實現達標排放。

(二)加強督查督辦。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會同自治區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自然保護區內的開發建設活動進行督察督辦,由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匯總后報自治區整改小組辦公室,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的盟市由自治區政府進行約談,對履職不到位的由監察部門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三)建立長效機制。

1.自治區政府制定實施《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配套制定《自治區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工作制度》,加強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完善部門共建、信息共享、協調聯動機制。落實《關于涉及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活動生態影響審查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強化涉及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項目監管。

2.進一步厘清自然保護區管理主體責任,逐步理順保護區管理體制,建立多部門聯動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制,強化綜合管理和行業主管的銜接配合,完善環保、林業、國土等部門對自然保護區聯動監管工作制度,加強自然保護區業務指導和執法監管。

3.加快編制實施《內蒙古自治區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內蒙古自治區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2016-2025年)》。

八、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呼和浩特段、包頭段仍有195家采石采礦企業,落實自治區政府礦山清理整頓要求嚴重滯后,僅完成清理任務的18.2%。大青山管理局包頭分局、包頭市國土資源局違反規定辦理采礦權延續。

1...567891011...24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