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境經濟政策年度報告2016

時間:2017-06-14 14:50

來源:環保部環境規劃院

國家出臺相關政策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繼續實行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退坡機制,降低光伏補貼標準。

2016年12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調整光伏發電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發改價格〔2016〕2729號),降低2017年1月1日之后新建光伏發電和2018年1月1日之后新核準建設的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地面電站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65元、0.75元和0.85元,比現行電價標準分別降低了0.15元、0.13元和0.13元,降幅分別為19%、15%和13%。近海風電項目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85元,潮間帶風電項目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

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的下調,雖然可以有效緩解當前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越來越大的缺口問題,但給新能源企業帶來較大影響,尤其是光伏電站投資者會面臨較大的盈利壓力。

各省市實施補貼政策扶持秸稈發電項目

為進一步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15〕2651號),各省市相繼出臺相關政策。

2014年,安徽省對秸稈發電企業利用該省農作物秸稈發電實行財政獎補,對在自然含水率以內的秸稈按照實際利用量實行分類補貼,其中水稻秸稈每噸補貼50元左右,小麥秸稈每噸補貼40元左右,其它農作物秸稈如油菜、玉米、豆類等每噸補貼30元左右。

湖北省則從2015年11月1日起,實施為期1年的秸稈發電電價補貼,即在國家規定的農林生物質發電上網電價每度0.75元的基礎上,再增加0.081元補貼(含17%增值稅),以鼓勵秸稈等農林生物質綜合利用。

然而,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卻面臨著越來越突出的挑戰,特別是優先并網制度落實不到位,導致全國“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僅2016年上半年,全國棄風電量326億千瓦時,棄光電量37億千瓦時。

進一步完善環保電價、新能源、農業補貼政策

嚴格監管脫硫脫銷除塵電價補貼政策執行情況。2016年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聯合下發《關于組織開展全國環保電價專項檢查的通知》,自2016年5月20日至10月31日,各省級價格和環保主管部門聯合檢查環保電價政策的執行情況。

全面落實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2015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實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2835號),以2016年1月1日為界,對先后并網的符合超低限值要求的燃煤發電超低排放機組給予1分或0.5分錢的度電補貼。

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新能源領域財政補貼政策。2016年9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對于三類新能源上網電價變化做出設定,降低新建陸上風電和新建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并下調風電、光伏補貼力度,并且不再將生物質發電納入可再生能源基金補貼范圍,轉而由各省定價并支付補貼。

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2016年12月29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高對各類型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技術要求。

進一步加強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補貼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聯合出臺《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

農業“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2016年4月18日,財政部、農業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工作的通知》,將在全國范圍內將農業“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2016年12月19日,財政部、農業部聯合印發《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農業補貼政策。

生態環境補償路線圖明確,地方積極推進空氣質量生態補償

生態補償改革框架搭建,明確了2020年實施路線圖

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新時期國家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改革的行動綱領,標志著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意見》要求,不斷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逐步擴大補償范圍,合理提高補償標準,有效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

《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補償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跨地區、跨流域補償試點示范取得明顯進展,多元化補償機制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結合地方扶貧與可持續生計,加快推進革命老區生態補償機制建設

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資源開發與生態補償政策,適當增加貧困老區光伏、風電等優勢能源資源開發規模;合理調整資源開發收益分配政策,研究提高老區礦產、油氣資源開發收益地方留成比例,強化資源開發對老區發展的拉動效應;支持將符合條件的貧困老區納入重點生態功能區補償范圍;逐步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引導提供生態產品的老區與受益地區之間,通過資金補助、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實施補償;支持符合條件的老區啟動實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和生態還濕。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加大

2016年9月1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同意新增部分縣(市、區、旗)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批復》,將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市區數量由原來的436個增加至676個,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從41%提高到53%。

1234567...11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