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02 10:51
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4)可將紙質申請材料直接送達或郵寄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采用郵寄方式的,請在項目申請截止時間前(以發信郵戳日期為準)以快遞方式郵寄,以免延誤申請,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材料”。
4.申請書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負責接收,材料接收工作組聯系方式如下: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83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行政樓101房間)
郵 編:100085
聯系電話:010-62328591
5.本重大研究計劃咨詢方式:
(1)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與應對機制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五處
聯系電話:010-62327162
(2)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四處
聯系電話:010-62327173
(四)其他注意事項。
1.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注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重大研究計劃將每年舉辦一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并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
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制聯合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度項目指南
第一部分 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與應對機制的基礎研究
中國大氣污染成因復雜,是環境領域的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大氣復合污染來自于多種污染源排放的氣態和顆粒態一次污染物,以及經系列的物理、化學過程形成的二次細顆粒物和臭氧等二次污染物。這些污染物與天氣、氣候系統相互作用和影響,形成高濃度的污染,并在大范圍的區域間相互輸送與反應。大氣復合污染應對機制研究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治理大氣復合污染的創新思想來源于對大氣物理、化學過程的深入認識,揭示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發展應對機制需要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
一、科學目標
圍繞大氣復合污染形成的物理與化學過程與控制技術原理的重大科學問題,揭示形成大氣復合污染的關鍵化學過程和關鍵大氣物理過程,闡明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建立大氣復合污染成因的理論體系,發展大氣復合污染探測、來源解析、決策系統分析的新原理與新方法,提出控制我國大氣復合污染的創新性思路。
二、核心科學問題
核心科學問題是:“大氣復合污染形成的物理和化學過程及控制的關鍵技術原理與應對機制”,將圍繞以下三個關鍵科學問題組織實施。
(一)大氣氧化性與大氣復合污染生成的關鍵化學過程;
(二)大氣多尺度物理過程與大氣復合污染的相互作用;
(三)大氣復合污染的關鍵控制技術原理與應對機制。
三、2017年度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一)大氣復合污染的來源識別技術原理與應對機制。
大氣復合污染的應對機制研究依賴于準確的源排放資料。針對我國大氣污染源排放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對已有源清單的質量和不確定性的系統綜合分析,有關中國大氣污染源清單的研究還較分散、缺乏系統性的集成與校驗。此外,大氣復合污染來源復雜且處于快速變化中,為此需要綜合利用高分辨率源清單、離線和在線大氣化學優化測量手段及空氣質量模型發展高時間分辨率的源解析原理與方法;以及發展源類快速判別和動態定量的前沿方法,建立多種源解析方法綜合校驗體系。
2017年將通過1個重點支持項目優先支持高時間分辨率大氣細顆粒物在線測量與在線源解析技術,實現污染源快速識別、動態定量與綜合校驗;通過1個重點支持項目優先支持在線化學污染物觀測數據、空氣質量模式示蹤數值模擬和受體模型的同化技術,解決顆粒物二次源與區域輸送貢獻的難題;通過1個集成項目資助針對大氣污染關鍵排放源清單、來源示蹤、來源解析技術開展集成。
(二)大氣復合污染生成的關鍵化學過程。
大氣氧化性與自由基化學:大氣氧化性決定了大氣中主要污染物的生成和去除,是大氣復合污染形成的核心。大氣氧化性主要由對流層中大氣自由基化學決定,揭示大氣自由基化學是大氣氧化性研究和大氣污染成因研究的核心挑戰。
新粒子生成與顆粒物演變機制:目前對大氣氣態前體物如何通過氣粒轉化形成二次顆粒物,尤其對二次有機氣溶膠形成機制認識還很不清楚。新粒子生成與顆粒物演變機制是大氣復合污染形成機理的重要前沿基礎和挑戰性科學問題。
大氣顆粒物表/界面的多相反應機制:在中國目前的大范圍大氣細顆粒物污染嚴重超標時,大氣顆粒物的多相反應機制可能起著關鍵的作用,但目前對這一類反應及其在灰霾形成中的作用機制了解非常有限。
2017年通過1個重點支持項目優先資助大氣活性氮的循環及其在大氣氧化性、二次顆粒物生成中作用的研究;通過1個重點支持項目優先資助支持大氣顆粒物多相表界面光化學反應與顆粒物老化機制;通過1個重點項目支持大氣活性鹵素化合物光化學反應及其在大氣氧化性、二次顆粒物生成中作用的研究。
(三)大氣物理過程與大氣復合污染的生成。
大氣物理過程與大氣復合污染的相互影響機制:大氣物理過程在多種尺度上決定著大氣復合污染的生成,控制著大氣污染的積累、輸送和地-氣交換。而大氣污染物也通過影響光學-輻射特性、參與云霧形成影響大氣物理過程。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