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法規體系,推進地方立法
加強地方立法和地方標準體系的建立,強化行業管理,倒逼落后工藝淘汰和污染企業治理,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
一是進一步修訂現有法規和規章,推進《沈陽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編工作,年底前完成起草,列入人大立法計劃。
二是借鑒外地城市經驗,引進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結合沈陽市情況,立即啟動《沈陽市煤炭管理辦法》和《沈陽市煤炭質量標準》的起草,9月底前完成初稿起草工作,列入人大立法計劃。
三是開展VOC地方標準的編制研究工作。針對石化、橡膠、噴涂、汽修、油品經營、油漆等行業,制定VOC 排放標準和廠界標準,為防治VOCs污染提供法律依據。
建立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推進第三方服務
針對沈陽市空氣質量管理方面所面臨的挑戰與問題,以購買技術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專項技術研究與支持工作。
一是聘請中國環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及其團隊,對沈陽市抗霾攻堅方案的實施進行全過程的咨詢指導,同時組建10人規模的本地化專家執行團隊,及時為環境管理提供治理支撐,系統提升空氣質量保障能力。
二是針對沈陽市2017年上半年突出的臭氧污染問題,開展臭氧及其前體物的組分識別及成因分析,弄清沈陽市臭氧污染生成原因與主控因子,確定對臭氧生成貢獻大的優勢VOCs物種與重點排放污染源,提出沈陽市臭氧污染控制對策與控制方案建議。
三是通過第三方運維的方式,利用傳感器型微型站逐步建立我市大氣網格化精準監測系統,為沈陽市環境空氣質量精細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四是開展重點污染源抽查、大氣環境巡查、重點區域專項監測、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評估等第三方監督性監測與考核,提供大氣治理第三方智慧管控服務。
五是依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相關專家團隊,開展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研究,為環境管理科學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加強社會宣傳,引導全民參與
結合大氣污染防治階段性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各類媒體,采用新聞報道、新聞發布、在線訪談、媒體采訪等各種形式,宣傳報道沈陽市精準治霾理念、重大決策部署和工作成效。完善重污染天氣宣傳報道應急響應機制,準確把握輿情,回應社會關切,引導社會預期。注重媒體和社會監督,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曝光典型案件。健全舉報獎勵制度,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