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19 09:38
來源:大同市政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正式印發《大同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大同1-8月份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2.5平均濃度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同比上升,1-3月份的貢獻率占很大部分。要求,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全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5%和30%左右,不出現重污染天氣,城市及各縣區二氧化硫小時濃度值不超過800μg/m3,完成《大氣十條》、《大同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考核指標。具體行動:2017年10月底前完成5.3萬戶的任務,主要集中在市區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到2017年底,全市(含縣城)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4%以上。20萬人口以上縣城基本實現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2017年12月底前,煤電(含低熱值煤)機組一律達到超低排放限值。全面推進醫藥、農藥等化工類,汽車制造、機械設備制造、家具制造等工業涂裝類,包裝印刷類等行業VOCs綜合治理。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直各委、局、辦:
《大同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大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0月10日
大同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
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第十次會議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今年環境空氣質量改善要求,有效解決秋冬季大氣污染問題,確保今年環境空氣質量好于上年,依據《山西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攻堅行動方案。
一、充分認識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同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同政發[2013]89號)實施五年來,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趨勢明顯。但從過往實踐看,進入秋冬季,頻繁的重污染天氣過程會大幅抵消前期空氣質量改善的成果,重視并在秋冬季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今年1-8月份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2.5平均濃度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同比上升,1-3月份的貢獻率占很大部分。因此,全力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過程,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能否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大同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確定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關鍵。要充分認識加強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在落實好現有措施的基礎上,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有效降低秋冬季污染物排放強度,推進環境質量改善。
二、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為指引,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為契機,認真貫徹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持綠色發展,以環保倒逼轉型,全面加強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現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主要目標: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全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5%和30%左右,不出現重污染天氣,城市及各縣區二氧化硫小時濃度值不超過800μg/m3,完成《大氣十條》、《大同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考核指標。基本思路:把控制燃煤污染、提標改造、錯峰生產作為主攻方向,鞏固“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成果,確保高架源穩定達標排放,嚴格執法監管,強化督察問責,全面實施攻堅行動,全民動員,共同應對重污染天氣。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散煤污染綜合治理
1、全面完成清潔取暖任務。積極推進“煤改電”“煤改氣”和集中供熱等清潔供暖工程。2017年10月底前完成5.3萬戶的任務,主要集中在市區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積極推進區域熱電聯產,淘汰現有分散供熱鍋爐和小型供熱機組,力爭實現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率達到99%以上。加快城市集中供熱管網設施建設,到2017年底,全市(含縣城)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4%以上。20萬人口以上縣城基本實現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鼓勵利用余熱、余壓、地熱能、太陽能、燃氣等多種形式的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方式,推廣應用工業余熱供熱、熱泵供熱等先進供熱技術。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住建委、市環保局、大同供電公司、國新能源集團。
2、加大散煤替代力度。積極引導建制鎮、駐地村、中心村、旅游村等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村地區改用燃氣或電取暖設施。對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條件的,優先使用型煤、蘭炭、潔凈焦等潔凈燃料進行替代,并保證質量;清潔能源和潔凈燃料替代均不具備條件的,可采用優質煤炭替代,并對居民使用的劣質散煤進行清理回收,禁止燃用硫分高于1%、灰分高于16%的民用散煤。加大潔凈煤生產供應力度。試點小型燃煤鍋爐(爐具)環保改造,逐漸淘汰傳統直燒爐,禁止銷售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劣質爐具。開展農業大棚、畜禽舍等用煤替代工作。2017年采暖季前,各縣區要落實民用散煤替代措施。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加強煤質監督管理
(1)高標準建設高污染燃料管控區域。已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縣區,應根據環保部2017年《高污染燃料目錄》和大氣環境質量改善要求,于2017年10月調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管控要求和面積,并向社會公告。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