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10 09:21
來源:陜西環保
4、增加了預警啟動、級別調整與解除過程中實用的兩個附件內容,以便區域預警時,由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時將預警信息通知到相關市區;或在城市預警時,由各市區及時準確將預警信息上報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體現了《預案》的實際操作性和后期考核評估時的責任追溯性。另外,《預案》前期充分調研各方意見,并經專家論證和謹慎考慮確定了切實可行、能盡快消除重污染天氣但又減少對居民生活擾動的預警級別調整與解除的標準和詳細的標準操作流程。這也是本《預案》的一大特色,希望在今年冬防期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工作中,本《預案》更能發揮實際作用,起到短時間削峰降霾的作用。
5、應急響應部分針對四級預警級別規定了相應的四級、三類(健康防護措施、建議性減排措施和強制性污染減排措施)響應措施。在提出各級具體應急響應措施前,增加了應急減排措施基本要求,包括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減排比例要求、減排基數核算方法和主要減排措施等內容。
首先,結合我省大氣污染物排放實際情況,指出現階段我省應急減排措施主要是針對四類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和三類大氣污染源(工業源、移動源和揚塵源)提出整體的方針政策和減排比例。其次,規定預警與響應同步啟動,即預警啟動的同時采取相應等級的應急減排措施;如有必要,預警啟動的同時采取更高等級的應急減排措施,體現了預案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再次,強調要逐步完善我省污染源排放清單的編制工作,在此基礎上,各市區根據各地基本情況制定應急減排措施實施方案和企業應急減排措施實施方案,形成各地切實可行且具有特色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方案和企業“一廠一策”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方案。最后,《預案》規定要逐步啟動企業預案的專家評議工作模式,確定減排措施和減排量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
6、應急響應部分的具體減排措施中,針對不同級別響應提出了各級應對措施,統一了我省大型活動停辦、機動車禁限行和幼兒園、中小學等同等學歷學校停課等措施的指導性標準。《預案》明確制訂了與其相協調的機動車禁限行政策,且明確了禁限行時間(7:00-20:00),《預案》體現了“謹慎使用單雙號限行的強制措施”的原則;另外,分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等幾個層次針對兒童及學生的室外活動和停課等措施進行細化處理,一是避免了“一刀切”,二是體現了《預案》中減排措施使用的謹慎與靈活的原則。
第五部分信息公開:《預案》增加了信息公開要求,規定了信息公開的內容和信息公開的組織和形式。
第六部分監督檢查:強調重污染天氣之后的評估和檢查工作。要求各成員單位按照分類分級管理的原則,在應急期間與應急終止后的5個工作日內,向省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上報總結報告,分析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采取的減排措施和污染物的減排量、重污染出現的可能原因、污染影響范圍和持續時間等;對預警信息準確性、應急響應采取的措施、人員物資到位情況、技術支持和應急措施實施效果、協調組織和各部門應急聯動情況等問題進行評估和檢查。
第七到十部分基本遵循《城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編制指南》(環辦函〔2013〕504號)等文件的要求,對應急保障、預案管理、附則、附錄等內容做了更加詳細的規定和說明。
最后,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冬防期間我廳將派出多個督導組,深入各市縣區進行督導檢查,確保各地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盡快出臺和各項措施的落實到位,我們將組織各方充分發揮《預案》的最大效力,堅決打好秋冬抗霾攻堅戰。
以上是今天發布會的主要內容,請各位記者據實報道。
陜西省大氣污染治理辦公室主任姚曉軍
主持人吳忠濤:
感謝姚主任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單位名稱。
西部網陜西頭條記者
我是西部網和陜西頭條記者,為什么要修訂陜西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如何保障預案的執行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省環保廳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上一周在這個地方召開了《陜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今天在這里發布《陜西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預案是冬防方案最重要的部分。接下來還要打出五套組合拳,就是冬防攻堅方案的五個保障方案,出臺以后第一時間向各位新聞屆媒體朋友們進行發布。
為什么要修訂應急預案?主要目的是要在冬季起到削峰降頻的作用,削峰是把污染物濃度的峰值往下降,降頻是把發生重污染天氣的頻率往下降。過去的預案存在操作性不強,科學性不足和執行力不到位的問題,這也是這次預案修訂的主要原因。這次修訂預案,首先就是提高可操作性,新預案采取的應急響應對應措施其中提到建立污染源清單,過去在這個層面上做的不足,今年明確了不同等級的減排比例,執行藍色預警的時候啟動應急預案要確保污染物削減5%,執行黃色預警的時候確保污染物削減10%,執行橙色預警的時候確保污染物削減20%,執行紅色預警的時候污染物削減達到30%。
第二,增強預案的科學性。為了保證陜西省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科學準確,在應急過程中我們組織專家研判會商,加強評估,開展公眾監督,有的放矢的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在應急響應執行事前、事中、事后都要開展應急評估工作,讓重污染天氣真正的發揮作用,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在下一次應急預案執行期間進行調整和修訂。同時,要求各級政府都要加強信息發布、科普宣傳和情況督導、專家訪談,及時準確向公眾發布陜西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有關信息。各級政府要建立公眾監督機制,制定獎懲制度,利用各種媒體、網站、環保熱線、微信、微博等平臺鼓勵公眾對企業限產停產措施,以及機動車限行方面各類大氣污染源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