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21 16:38
來源:中國大氣網
作者:夏天明
2013 年 1 月份的重大霧霾觸發了我國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出臺,即以 2013 年 9 月新政府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標志,我國進入大氣污染防治的復合型-區域聯防聯控綜合防治階段,“氣十條”明確提出要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提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空氣質量改善為導向、以環保手段為主要抓手,嚴控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壓縮過剩產能、停建違規產能。今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也是階段性目標考核年,第三、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組全力推進,環保部也于今年3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緊隨其后,又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進入攻堅階段。作者隨機選取了京津冀地區三個城市去年全年的空氣AQI指數,請各位看官自行體會。
圖1. 紅色區域為秋冬采暖季空氣質量指數
環保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已經由過去的“成本中心”轉變為“影響生存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藍天攻堅戰”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已經升級為“藍天生死戰”,普遍作為區域支柱產業的傳統工業企業正面臨著 “去產能”和環境質量要求的雙重壓力,迫切需要在困境中突圍,實現綠色轉型。
需求側的迷霧 標準千變萬化,技術魚龍混雜
環保部與今年上半年發布《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20 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征求意見稿),修改鋼鐵、建材、有色、火電、鍋爐、焦化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具體見附表)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對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與輸送,以及生產工藝過程等,全面增加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要求。
圖2. 鋼鐵行業排放標準逐步收緊
修改《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2-2012)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增加燒結煙氣基準含氧量要求。修改《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6453-2011)、《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增加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修改《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9620-2013)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和基準含氧量,增加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各行業排放限值的提高會將非電領域脫硫、脫硝、除塵的市場釋放出來,其中又以脫硝為主。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2011)規定燃煤鍋爐特別排放限值為:顆粒物2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100mg/m3。《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 年現有燃煤電廠實現超低排放,新建燃煤電廠達到超低排放水平,即顆粒物10mg/m3、二氧化硫35mg/m3、氮氧化物50mg/m3。相比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8662-2012)規定的特別排放限值較為寬松。全國燒結(球團)焙燒設備都已安裝除塵、脫硫設施,但因燒結(球團)工序排放量較大,仍有一定提升空間。鋼鐵企業普遍未采取脫硝措施,NOx 具有較大減排潛力。
供給側的福音 千億級市場空間持續性引爆
圖3. 全國鋼鐵行業燒結機現狀
目前全國現有燒結機約900 臺,燒結機面積約11.6 萬m2,其中90 m2-180 m2 燒結機約500 臺,燒結機面積約5.2 萬m2;180m2 以上燒結機約400 臺,燒結機面積約6.4 萬m2。采用“電除塵+半干法脫硫除塵+中溫SCR 協同凈化工藝”與“電除塵+活性炭協同治理工藝”,以180m2燒結機計算,投資成本在8000萬~1億之間;運行費用3000萬/年左右。全國10萬平方米燒結機,可估算出516~614億的投資空間,每年約150億的運營費用。
根據E20研究院實際調研數據顯示,全國噸鋼環保運行成本在50~150元范圍內,中國平均按100元計算,中國目前全年鋼鐵產量8億噸,一年的運行費用就在800億元左右(燒結工序環保設施運營費用包涵在內)。參考日本鋼鐵行業,噸鋼運行成本在200元左右浮動,反觀中國的鋼鐵行業在經過去產能,產業結構調整之后,支付能力不再成為鋼鐵行業環保排放的桎梏,鋼鐵行業行業環保市場上升空間十分巨大。
鏈接供需兩側,促進產業發展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鋼鐵行業環保案例征集活動馬上就要開始啦×3!(我是有多懶……)
各位鋼鐵俠們請了,本周我們將會廣撒“鋼鐵英雄帖”,保持關注哦!
在剛剛召開的十九大上,習大大再次語重心長的指示:“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值此急迫的環境壓力之下,受邯鄲市政府與邯鄲市環保局委托,E20環境平臺攜手邯鄲綠色發展研究院開展的鋼鐵企業污染綜合治理優秀工程案例征集匯編工作,在專家評審后 形成氣、固、水優秀案例匯編報告與鋼鐵行業污染綜合治理技術解決方案手冊。本次工程案例匯編分為三大部分,鋼鐵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鋼鐵廢水治理,鋼鐵固廢資源化的工程案例。時間流程安排如下:企業申報時間范圍為11月23日~12月30日,所有的案例將形成案例匯編報告與鋼鐵行業污染綜合治理技術圖譜,微信的傳播與實地對接將會同步開展。(申報表格將會在本周的“鋼鐵英雄帖”中同期發布,敬請期待~)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