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01 10:38
來源:四川經信委
積極支持應用研發和成果轉化。用全壽命全成本概念重點支持應用研發和應用推廣商業模式創新。應用研發方面,重點支持研發平臺的建設、開放、合作;應用推廣商業模式創新方面,重點支持產品銷售的產融結合商業模式創新,引入保險、融資租賃等金融工具,加速商業應用。探索成果源(研發機構)—技術轉移公司—社會化產業化三者互動的商業創新模式。加速推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鏈優勢,以形成面向市場、以企業為主體、以政府為引導的創新開發機制,推動礦產資源高效清潔低成本開發利用。
(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在滿足內需的基礎上嚴格控制開發總量,努力實現釩鈦稀土資源的節約利用和高端產品生產。探索將釩、鈦、稀土等相關產品納入戰略物資儲備目錄,將符合條件的釩、鈦、稀土企業納入儲備企業目錄。積極推動鋼鐵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特鋼和高端普鋼比重,提高我省機械裝備制造業用鋼省內配套率。
推進產業園區建設。推進冕寧、德昌整合共建涼山稀土科技產業園。將試驗區內其他園區納入省級工業園區,加大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健全園區服務體系,提高園區承接產業發展能力,引導企業按照產業布局入園發展,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關聯發展、成鏈發展。建立試驗區內園區統籌發展的協調機制,深化項目共建、電力交易、土地流轉、財政稅收、投資收益等方面的合作。
培育龍頭骨干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以企業為主體,推動覆蓋全產業鏈的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在礦業、釩鈦特種鋼、釩制品、鈦制品、稀土材料等行業領域組建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三)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
支持攀西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工程建設,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
建立礦區生態和環保監測預警機制,完善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加大對攀枝花市西區環境綜合整治的指導力度,加強牦牛坪等重點礦山污染治理和環境整治,加強德昌稀土礦生態環境規范治理。
抓好工業污染防治,大幅度降低“三廢”排放,推進節能減排。在確保生態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對表外礦、風化礦、極貧礦實行科學開發利用。
落實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逐項爭取落實國家提高生態補償標準的各項政策,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支持攀西試驗區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在廢鋼鐵資源富集、鋼材市場集中的地區建設一批廢鋼鐵資源處置企業,積極發展短流程電弧爐煉鋼,推動廢鋼鐵資源綜合利用。
(四)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互聯網+”戰略。
支持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依托攀西地區的釩鈦資源優勢,加緊建立面向西南地區、輻射全國和“一帶一路”國家的釩鈦交易中心,提升市場導向功能。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專業展會、博覽會,推動“四川造”釩鈦鋼鐵及稀土產品“走出去”,全面參與國際產能合作。
支持電商平臺建設。支持攀鋼集團打造“積微物聯”綜合性服務電商平臺,以釩鈦鋼鐵為依托,探索非鋼業務服務模式,形成各產業相互依托,共生、共贏、共享的產業生態圈。支持攀枝花釩鈦交易中心建設,立足服務釩鈦鋼鐵及稀土產業,通過設計交易產品、組織交易、結算清算、風險管理、金融物流,開展商品交易業務、供應鏈融資業務、倉儲物流業務。支持天府商品交易所發展釩鈦鋼鐵及稀土產業會員、綜合會員、經紀會員和交易商,鼓勵交易中心上市發行股票、公司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
(五)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依托國家重點院校、科研院所,為本地企業培養金屬鈦、鈦合金及其深加工工藝等釩鈦產業鏈下游工藝所需高技術、高技能人才。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推動釩鈦產業聯盟、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發揮前瞻技術研發、應用技術創新和創新成果轉化的“橋頭堡”作用。
加大人才開發的扶持力度。天府高端引智計劃、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重點領域緊缺急需人才開發、優秀企業家培養計劃、高技能人才振興等重點人才計劃,向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傾斜,支持釩鈦稀土領域領軍人才隊伍和創新團隊建設。支持企業科研人員到科研院所交流學習,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到企業指導。
五、組織實施
(一)本指南是四川省發展釩鈦鋼鐵及稀土產業的指導性文件,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委員會負責解釋。
(二)本指南根據產業發展形勢變化,可進行修訂完善。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