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15 09:33
來源:河北發布
再一個從濕度的角度來說,剛才說了咱們是處于南風,把南方暖空氣濕空氣吹過來了,全省的平均濕度從9號到13號濕度增大了84.3%,濕度的增大有幾個方面的作用。第一顆粒物增長,使顆粒物直徑變大,另外一個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顆粒物的二次反應使其液態污染物向固態顆粒物一個轉化,使濃度有一個明顯的增加。另外一個濕度大了以后能見度也降低的很大,就是一個是重霾。另外一個各地也出現了大霧的天氣,所以說咱們大家覺得外面灰蒙蒙的,能見度非常的差,所以濕度的增大呢對污染濃度的變化也起到一個非常大的作用。
再一個就是混合層高度的降低,混合層高度比常年這段時間是降低了33.9%,其中在昨天早晨八點的時候唐山的混合層高度233米,石家莊是273米,保定295米都在三百米以下,所以說這么大的濃度壓縮在這么低的一個空間里面,所以說使他的濃度也就有一個非常大的增高,使污染也到了重污染甚至達到嚴重污染的程度。
從幾個條件來看我們有一個靜穩天氣指數,就是把所有的氣象條件綜合到一塊。他靜穩天氣指數在全省平均比去年增大了41.9%,這是非常非常大的一個數值,雖然說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氣象條件應該是達到極端不利的情況。另外還有一個方面持續的偏南風把南邊的污染物也向咱們華北地區輸送,尤其到了咱們這里地形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西邊是太行山脈,北邊是燕山山脈,污染物到了山前吹不動了,它就在這地方有一個沉降,使污染物輸送沉降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增加,這也是污染加重的非常明顯的一個原因。
所以從這幾個情況來看呢,就說氣象條件達到今年入冬以來極端不利的情況,但是從咱們啟動應急預案,咱們連續幾年采取大力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要是在前幾年五百以上是爆表肯定是達到了,像這種氣象條件,但是今年基本上重度污染二百以上或者一部分是三百或者到四百以上,但是還沒有出現爆表的情況。從這個方面來看呢也反映了咱們省大氣污染防治所取得非常明顯的效果。
崔建升(河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剛才預報員把我們整個這次重污染天氣形成情況和形成原因及趨勢做了一個比較系統的匯報,王主任又做了一個比較深入的分析,趙主任又對周圍的近期的天氣情況做了比較詳細技術的解釋,大家已經從前面看到了這次污染過程比較典型的形成,還是由于我們比較不利的氣象條件造成的。因為我們區域環境污染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新問題了,大家可以看到從我們介紹就知道,隨著我們各種措施的推進,空氣質量的改善還是比較明顯的。去年的時候包括環保部關于質量總結也提到了,我們大氣十條的推進,我們整個的環境污染質量控制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原來我們對完成大氣十條的目標我們可能都很懷疑,現在我們順利完成了大氣十條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當中大氣污染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長期的過程,因為我們大氣污染是累積性與疊加性很長久的一個歷史過程,這個問題解決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努力。剛才通過我們的介紹,通過我們這樣一個技術手段的深入,包括我們預測的水平,包括我們監控能力也不斷在提升。隨著我們這樣一個能力提升,我們對污染形成原因和污染物管控措施也越來越精細了,大家可能已經感覺到我們這樣一個環境的變化和措施的落實,效果還是挺明顯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措施是很有效,但是因為這個問題十分復雜,也是一個累積性的問題,要想短時間內徹底解決是不現實的,不管是從國際上,還是從國內其他區域,還有從我們整個區域里面以往的經驗,這都是要有一個過程。隨著我們技術提升我們管理措施逐漸到位,我們空氣質量改善前景還是很好的。十九大報告里對我們空氣質量做了一個重點描述,講了四大方面:我們空間的格局,產業的結構,生產的方式和生活的方式,從四個方面來去推進這個事情,所以說回來以后隨著我們技術推進,雖然質量改善了,但是民眾對環境質量的需求也在隨著逐漸的提升。
往年的情況可能會爆表了,往年這種情況和往年比呢可能不是最終的,可能能夠承受,現在由于我們去年冬天這樣很好的環境質量也提升了我們大眾對環境質量更好的需求,所以大家也是要理性看待過程,我們堅信隨著我們各種措施的落實,我們空氣環境質量改善前景還是很好的。
張國興(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
謝謝各位專家的精彩解讀,也感謝媒體對我們環保工作的關注。這次解讀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