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2 10:34
來源:周口市環保局
日前,河南周口市印發《周口市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要求;到2018年底,全市PM2.5(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56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93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優良天數達到229天以上。全文如下:
周口市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
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明確要求,是決勝全面小康、實現跨越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全市空氣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長短結合,持續實施治本控源,加快調整能源消費結構,著力優化區域產業結構,逐步改善交通運輸結構;不斷深化治標減污,加快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大力開展城市清潔行動,不斷提升城市污染管控精細化水平;突出重點區域污染治理,實施綠色調度制度,加強重點污染源差別化、針對性管控;不斷夯實大氣污染防治基礎,將揚塵、工業、監測、監控等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持續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以全面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為目標,以完善揚塵污染治理長效機制為手段,以施工揚塵和道路揚塵治理為重點,切實遏制和扭轉揚塵污染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二、基本原則
堅持污染減排與質量改善相同步。堅持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推進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優化,將治本之策貫穿始終。持續強化揚塵、工業和機動車等領域的治理水平,大力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堅持重點區域與重點時段相兼顧。突出京津冀及周邊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將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管控作為日常環境監管的重要內容。強化采暖季、夏秋收和污染天氣時段管控,盡力削減污染物峰值和時長。
堅持工程治理與制度建設相結合。加快推進清潔供暖、工業深度治理、企業監控等領域的工程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工程項目減排效益。總結提煉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經驗、做法,建立健全揚塵、工業、監測、監控等領域的大氣污染防治制度體系,不斷提升大氣污染治理的專業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堅持黨政同責與一崗雙責相統一。各級黨委、政府依法對本地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建立健全統一領導、部門協同、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大氣污染防治機制。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大氣污染防治監管職責,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多種手段,統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三、工作目標
到2018年底,全市PM2.5(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56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93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優良天數達到229天以上。
四、主要任務
(一)加快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加快清潔取暖體系建設,持續削減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深入開展工業燃煤設施拆改,穩步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加強天然氣和外電保障,促進我市能源消費結構日趨科學合理。
1.加快建成全市清潔取暖體系。將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首要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深入實施以集中供熱、“雙替代”為主,清潔型煤為輔的清潔取暖政策。
(1)持續推進城區集中供熱供暖建設。依據現有集中供暖資源和設施,在已有熱源和集中供暖管網的區域,深入排查居民供暖需求,推動富裕供熱能力向合理半徑延伸,深挖供暖潛力,減少供暖盲區。同時,未發展集中供熱而群眾確有供暖需求的縣(市、區),要根據當地熱源條件和居民實際供暖需求,鼓勵優先發展熱電聯產為主、地源熱泵、電隔膜等清潔取暖方式為輔的供暖方式。
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縣(市、區)政府
(2)加快發展“雙替代”供暖。在集中供熱管網確實無法覆蓋的區域,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實施電代煤、氣代煤。在天然氣供應有保障的縣(市、區),按照“宜管則管、宜罐則罐”的原則,鼓勵采用燃氣壁掛爐等方式實現清潔取暖;在天然氣管網未覆蓋的區域,要大力發展熱泵、電鍋爐、電空調等電采暖方式取暖。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財政局、環保局、住房城鄉建設局、質檢局、周口供電公司,各縣(市、區)政府
(3)科學實施清潔型煤替代。繼續將清潔型煤作為清潔供暖體系的有益補充措施,工信部門要督促指導各級政府,依托全市現有潔凈型煤生產、倉儲、供應和配送網點體系,完善縣(市、區)、鄉(鎮)、村三級配送機制,大力開展潔凈型煤宣傳、推廣,在不具備電代煤、氣代煤的農村地區,繼續實施潔凈型煤替代散煤。市散燒辦要抓住居民囤煤高峰期,持續組織開展市、縣、鄉、村四級秋冬季燃煤散燒治理專項檢查行動,確保生產、流通、使用的型煤符合《商品煤質量民用型煤》(GB34170-2017)要求。質監、工商部門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潔凈型煤生產、銷售環節為重點,定期開展檢查;冬季采暖期間,每月組織開展潔凈型煤煤質專項檢查,依法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清潔型煤行為。
責任單位:市工商局(散燒辦)、工業和信息化委、國土資源局、質監局,各縣(市、區)政府
2.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各縣(市、區)要從嚴執行國家、省重點耗煤行業準入規定,所有新建、改建、擴建耗煤項目一律實施煤炭減量或等量替代。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局、統計局,各縣(市、區)政府
3.持續提升熱電聯產供熱能力。按照統一規劃、以熱定電的原則,加快民生熱電項目建設和城市周邊現役純凝機組的采暖供熱改造,在熱電聯產供熱覆蓋區域內,逐步關停中小型單一供熱鍋爐。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