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3 13:24
來源:德州市環保局
10.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編制清潔取暖專項規劃,建設完善儲氣調峰設施,提高氣源應急保障能力。多方開拓氣源,提高管道輸送能力,積極爭取上級天然氣供應氣源指標,優先用于清潔取暖替代,確保安全平穩用氣。加快城鎮天然氣管網配套建設,有條件的縣市區率先實施天然氣“村村通”工程。重點解決中心城區“城中村、城邊村”清潔取暖問題,建設供熱、供氣配套管網,進一步擴大集中供熱、供氣覆蓋面。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推進氣代煤、電代煤、熱泵等清潔取暖改造工程,2018年11月15日前完成上級下達的清潔取暖改造任務目標。(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經信委負責,市公用事業局、市質監局、市環保局、國網德州供電公司配合)
11.加強工業窯爐監管。在前期綜合治理基礎上,進一步梳理現有工業窯爐,建立各類燃煤、燃氣、電窯爐清單,查清基本信息、排污現狀。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年底前完成淘汰替代;達不到最新排放控制政策要求的,實施停產治理。符合在線監測安裝規范且不在淘汰范圍的,要安裝在線監測設施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市環保局、市經信委負責)
12.研究制定中心城區產業負面清單。明確中心城區產業負面清單,制定商混企業、堆場料廠、物流園區(鐵路和高速公路沿線的除外)、碳素企業、化工企業三年退出建成區計劃,并推進落實。(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市環保局配合)
(二)重點污染源監管。
13.推進重點行業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升級改造。按照《關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環保部公告2018年第9號)要求,火電、鋼鐵、石化、化工、有色、水泥行業現有企業,自2018年10月1日起,執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特別排放限值;山東省地方標準有更嚴要求的,按照從嚴原則執行。(市環保局負責)
14.加強重點排放源穩定達標排放監管。排氣筒高度45米以上的高架源和電力、鋼鐵、焦化、水泥、玻璃、有色、磚瓦企業全面規范在線監控設施安裝和聯網工作。對排污許可技術規范要求安裝煙氣自動監控設施的環節,全面實現自動監控。依法從嚴查處超標排放企業,超標排放企業當日內不能完成整改的,實施停產整治;對涉及民生不能停產的,依法按日計罰。特殊時段,組織重點骨干企業限產,為全市空氣質量改善做出貢獻。(市環保局負責)
15.嚴防“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堅決杜絕已取締“散亂污”企業異地轉移和死灰復燃。加快推進玻璃鋼、小鑄造、小家具等產業集群搬遷升級。列入計劃整合搬遷的,依法依規實施整合升級,嚴禁無裝備技術和規模升級的物理搬遷。(市政府督查室牽頭,市環保局、市經信委、市中小企業局等部門配合)
(三)揚塵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揚塵治理加嚴管控要求,提高揚塵治理精細化管理水平。
16.深化道路揚塵防治。推進道路濕式機掃、灑水保潔措施,將中心城區、縣(市、區)城區道路保潔范圍,擴大至城區周邊道路及城鄉接合部、國省道、鄉鎮駐地;對塵土污染和破損路面及時清理保潔和修復。(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等部門負責)
17.開展道路積塵負荷監測。以城市主次干道、國省道、城鄉接合部、鄉鎮駐地為重點,推進道路積塵量化管理,定期考核通報。(市大氣辦負責)
18.深化建設工程揚塵防治。各類建筑、施工工地要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所有正在施工的房屋建筑工程,樓內必須設置密閉式垃圾清運專用通道,每一層施工完畢,徹底清除樓層內揚塵源,嚴控高空飄塵。清除樓層內揚塵源必須采取抑塵措施。各類建設工地、工程所有車輛進出口,安裝車輛自動沖洗裝置。各類市政、公路、水利、管線等線性工程,全面實行分段、半幅作業,落實圍擋、遮蓋、噴淋要求。防風抑塵網定期沖洗更換。主管部門要將揚塵管控作為檢查重點,嚴格監管。對違法違規問題要依法依規處罰,并向社會公開。(市住建局牽頭,市城管執法局、市公用事業局、市水利局、市公路局等部門根據職能負責)
19.全面規范房屋建筑拆除工程。拆除作業采取封閉圍擋、高壓噴淋、灑水降塵、霧炮控塵等措施,濕法作業、分片拆除。在人口密集區及臨街區域進行拆除作業時,設置防護排架并外掛密目安全網,腳手架設置灑水噴霧裝置。(市住建局負責)
20.深化渣土運輸管理。在全市逐步推廣智能渣土、建筑垃圾運輸車,配套建設監管信息系統。建立完善渣土運輸激勵機制和聯合懲戒機制,依法依規查處渣土運輸違法違規行為。對屢查屢犯的渣土車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取消渣土運輸資格;對違法行為多發的渣土運輸企業撤銷渣土運輸許可;充分利用渣土運輸許可信息,加強道路貨運資格管理。渣土運輸車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駛的,一律頂額處罰并取消渣土運輸資格。(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市公安局配合)
對帶泥、帶灰上路的渣土車、商混車、及其它臨時物料運輸輛,運輸粉狀物料不密閉、不覆蓋的、沿路撒漏,一律頂額上限處罰。(市城管執法局負責)
(四)機動車污染治理。制定機動車污染防治計劃,統籌推進城區禁限行、高排放車污染控制、機動車檢測、新車登記、在用車報廢、超標車治理、油品等環節的協同管理。
21.鞏固和加強主城區禁限行措施。國IV以下未按要求加裝顆粒物捕集器的高排放柴油車不得進入禁行區域。(市公安局負責)
22.加強機動車登記管理。開展新機動車注冊登記前環保查驗,污染物排放控制裝置與環保信息隨車清單不一致的,不予辦理注冊登記手續。加強外地轉入汽車管理,按照便民原則,由公安車輛管理部門審查車輛注冊登記檔案資料記錄的排放標準,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不予辦理轉移登記手續;對檔案資料記錄排放標準有異議或無記錄的,由環保部門根據國家相關目錄出具排放標準證明。加強機動車報廢登記管理,對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準逾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機動車,及時公告其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建立符合報廢標準車輛的信息數據庫。(市公安局負責)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