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21 13:52
來源:河北省環保廳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鋼鐵工業
本標準所指鋼鐵工業包括燒結(球團)、高爐煉鐵、煉鋼、熱軋和冷軋生產工序,不包括耐火材料、炭素制品、焦化及鐵合金生產。
3.2現有企業
在本標準實施之日前,建成投產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已通過審批的生產企業或設施。
3.3新建企業
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通過審批的新、改、擴建生產企業或設施。
3.4標準狀態
指溫度273.15K、壓力101325Pa時的狀態。
3.5排氣筒高度
指自排氣筒(或其主體建筑構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氣筒出口處的高度。
3.6煙氣排放連續監測
指對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煙氣進行連續地、實時地跟蹤監測,又稱為煙氣排放在線監測。
4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1有組織排放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現有企業2020年1月1日前執行DB13/2169-2015和《河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河北省鋼鐵行業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2016年第1號)中規定的排放限值,2020年1月1日起執行表1~表4規定的排放限值。
新建企業自標準實施之日起執行表1~表4規定的排放限值。
4.2無組織排放污染物濃度限值
企業邊界大氣污染物任何1小時平均濃度執行表5規定的限值。
鐵精礦等原料,煤、焦粉等燃料以及石灰石等輔料的儲存建設封閉料場(倉、棚、庫),并采取噴淋等抑塵措施。各生產單元在裝卸、加工、貯存、輸送物料時的揚塵點,燒結(球團)設備,煉鐵出鐵場的出鐵口、主溝、鐵溝、渣溝等,以及煉鋼鐵水預處理、轉爐兌鐵、電爐加料、出渣、出鋼等產生大氣污染物的生產工序必須設立局部氣體收集系統和集中凈化處理裝置,凈化后的氣體由排氣筒排放。
4.3鋼鐵企業生產尾氣確需要燃燒排放的,其煙氣林格曼黑度不得超過1級。
4.4排氣筒(煙囪)高度要求
所有排氣筒高度應不低于15m。排氣筒周圍半徑200m范圍內有建筑物時,排氣筒高度還應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4.5 煉鋼石灰窯、白云石窯以及軋鋼熱處理爐實測排氣筒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應按公式(1)換算為含氧量8%狀態下的基準排放濃度,并以此作為判定排放是否達標的依據。在國家、省未規定其他生產設施單位產品基準排氣量之前,暫以實測濃度作為判定大氣污染物排放是否達標的依據。
5 污染物監測要求
5.1對企業排放廢氣的采樣,應根據監測污染物的種類,在規定的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進行,有廢氣處理設施的,應在該設施后監控。在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須設置永久性標識。
5.2新建企業和現有企業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的要求,按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和《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5.3對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的頻次、采樣時間等要求,按國家有關污染源監測技術規范的規定執行。燒結、電爐二噁英類指標每年監測一次。
5.4排氣筒中大氣污染物的監測采樣按GB/T16157、HJ/T397規定執行。
5.5廠內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的采樣點設在生產廠房門窗、屋頂、氣樓等排放口處,并選濃度最大值。若無組織排放源露天或有頂無圍墻,監測點應選在距煙(粉)塵排放源5m,最低高度1.5m處任意點,并選濃度最大值。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的采樣,采用任何連續1h的采樣計平均值,或在任何1h內,以等時間間隔采集4個樣品計平均值。
5.6企業應按照有關法律和《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的規定,對排污狀況進行監測,并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5.7廠(場)界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的監測,監測方法執行《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HJ/T55)的規定。
5.8對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的測定采用表6所列的方法標準。
6 實施與監督
6.1本標準由縣級及其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實施。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