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22 13:56
來源:山東日照市環保局
2.強化無組織排放治理
(1)開展通用過程無組織排放治理。加快原料、燃料和輔料儲存場封閉步伐,日照鋼鐵2018年底前完成石灰窯料場封閉和固廢料場整治,2019年6月底前完成機械化焦場封閉改造,2019年底前原料、燃料和輔料儲存場全部封閉并同步配套噴淋等抑塵設施,出口處要設置車輛清洗裝置。完善卸料點防塵措施,2018年8月底前,鋼鐵企業廠區卸料點全部建設集氣罩或密閉罩,并配備除塵設施。所有除塵器全部設置密閉灰倉,確保除塵灰不落地。2018年8月底前除焦化除塵灰、球團干燥除塵灰外,其他除塵灰全部采用真空罐車、氣力輸送等方式運輸除塵灰。優化廠內物料運輸方式。2018年底前鋼鐵企業全部采用密閉皮帶、封閉通廊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封閉式輸送。在此之前,廠內燒結礦、球團礦、塊礦、煤、焦炭等大宗物料使用車輛運輸的必須使用平推式、箱式貨車或進行篷布覆蓋。
(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2)實施各生產工序無組織排放治理。實施燒結、球團工序原料和燃料破碎、篩分、混合封閉工程,并配備除塵設施。燒結機尾、球團帶式焙燒機尾、燒結礦冷卻機受料點、卸料點設密閉罩,并配備除塵設施。成品篩分裝置、轉運點、成品礦槽頂部移動受料點和底部卸料點等工位全部設置密閉罩,并配備除塵設施。(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煉鐵工序高爐槽上移動卸料車采用移動風口通風槽、車載式除塵器,槽下振動給料器、振動篩、稱量斗、帶式輸送機轉運點等工位采用密閉罩;帶式輸送機受料點設雙層密閉罩、爐頂設置上料除塵系統。高爐出鐵場平臺(半)封閉,產塵點加蓋密閉,設置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鑄鐵機澆注工位、鐵水流槽上部設置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干渣堆積處設置灑水抑塵設施,爐頂設置除塵系統。(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煉鋼車間設立屋頂罩并配備獨立高效袋式除塵器,嚴禁可見煙塵外溢。轉爐設置密閉擋火門,建設爐前、爐后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電爐采用“爐內排煙+密閉罩+屋頂罩”的抑塵方式。鋼包精煉爐、氬氧脫碳爐等設施要建設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廢鋼切割、石灰焙燒要在封閉空間內進行或采用封閉裝置,并設置集氣罩,配備除塵設施。連鑄中間包拆包、傾翻工序要及時灑水,鋼渣在堆存、熱悶等處理過程中要實施噴淋降塵。(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冷軋帶鋼清洗、酸洗、堿洗、電鍍及后處理等過程要設置除霧器,噴涂工序要在密閉空間內進行,同時設立廢氣收集系統,并配備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3.完善自動監控網絡
(1)實現污染源自動監控全覆蓋。日照鋼鐵具備安裝條件的污染源要于2018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自動監測設備安裝并與環保部門聯網;現有自動監控設備不符合技術要求和標準規范的,要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投產之前,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全部安裝完成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實現穩定運行。(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2)擴大廠界空氣質量在線監測范圍。2018年6月底前,山東鋼鐵日照公司完成廠界4個空氣自動監測站點,日照鋼鐵完成2個廠界在線監測站點建設并投入運行,相關數據與環保部門實現聯網。(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4.大力整治廠區環境
(1)加強廠區道路硬化及保潔。廠區新增道路路面和碼頭、堆場的地面必須鋪設滿足運營載荷要求的硬質地面。參照城市道路深度保潔要求,2018年4月底前制定定時灑水降塵方案,并嚴格落實。(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2)完善車輛自動清洗系統。2018年底前,在廠區出口處及主要堆(料)場區出口設置通道式連續洗車場地,確保出門車輛車體、底盤及車輪清潔,不帶泥、帶塵上路。(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3)控制廠內重型柴油車排氣污染。執行廠區內運輸任務的重型柴油車原則上使用國Ⅳ排放標準及以上的車輛,使用國Ⅲ排放標準的車輛必須加裝顆粒物捕集器(DPF),禁止使用低于國Ⅲ排放標準的車輛。(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5.嚴格落實錯峰生產和重污染天氣應急要求
山東鋼鐵日照公司和日照鋼鐵要按照國家、省有關要求制定應急響應期間按照應急預案要求實施停限產。(監督責任:市環保局;主體責任:山東鋼鐵日照公司、日照鋼鐵;屬地責任:嵐山區政府)
6.構建循環經濟體系
貫徹落實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招引“吃鋼嚼鐵”項目,加強鋼鐵業二次能源、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高效利用,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積極研發推廣全生命周期綠色產品,推動產業綠色發展。(屬地責任:各區縣政府、管委)
(三)實施交通運輸環保提升工程,打造綠色交通
1.優化交通運輸結構與布局
優化貨運結構,減少公路運輸,提高鐵路貨運比例。各重點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的原輔材料及產品要由公路運輸盡快轉向鐵路或密閉管線運輸,減少道路揚塵污染和車輛尾氣排放。(監督責任: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屬地責任:各區縣政府、管委)
2.加強重型柴油車管控
(1)加強營運重型柴油車管控。建立營運重型柴油車輛臺賬,加快推進國Ⅲ重型柴油貨車加裝DPF和實時診斷車載遠程通訊終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除外),并作為在用營運重型柴油車排放檢驗的重要內容。對達不到排放標準的國Ⅲ營運重型柴油車強制注銷車輛營運證;對臨近報廢、車況較差的車輛率先淘汰,引導營運重型柴油車更新為清潔能源或國Ⅴ以上標準車輛。(監督責任: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屬地責任:各區縣政府、管委)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