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25 15:56
來源:泉城藍 執法在線
作者:王新棟
在今年的濟南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上,時任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首次提出“治霾攻堅,不靠刮風靠作風”。這句話,不光聽上去振奮人心,也給濟南市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在濟南市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環保部門的一大批工作者,奮斗在一線,開展了“泉城藍保衛戰”。如今,濟南的藍天白云越來越成為常態,濟南市民也越來越享受到空氣質量改善的環境獲得感。
春夏之交,泉城天藍水清,不少市民紛紛走上街頭享受新鮮的空氣。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大家都對濟南的好天氣交口稱贊。
可您知道嗎?泉城藍的常態化,離不開環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濟南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高級工程師劉光輝正在對濟南空氣中的各項成分進行源解析。這項工作,可以說是對濟南的空氣成分進行大揭密。
根據濟南市環保局的數據,2017年全年,揚塵、機動車、燃煤對濟南市PM10的分擔率分別為34.2%,23.3%,17.4%。揚塵,依然是影響濟南市PM10的重要因素。而對于PM2.5的數據,環保部門同樣了如指掌。
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機動車、燃煤、揚塵對濟南市PM2.5的分擔率分別為32.6%,24.6%,14.6%。另外,根據濟南市環保局提供的數據,從2016年到2017年,影響濟南的空氣各項污染物指標,均出現大幅下降,工程師特地向記者做了詳細介紹。
鎖定了污染源,這就為各環保部門的一線工作,提供了科學保障和技術支持。改善PM10,揚塵治理至關重要。在濟南,查渣土、查工地、查企業的啄木鳥行動,幾乎家喻戶曉。而這項工作,與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揮部的努力,密不可分!大氣污染防治巡查組的行動,重點就在于降低揚塵現象!
白天、夜間,24小時巡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巡查組,永遠在路上。
不打招呼,直奔現場,各類工地、渣土場、企業堆場、石料加工廠等等容易產生揚塵的地點,都留下了巡查組的影子。
日前,濟南市下發了《2018年大氣污染治理十大措施實施方案》,更嚴格的施工規范,更頻繁的督察巡查,更嚴厲的考核標準,都將成為改善濟南空氣質量的一把把利劍。
不僅是揚塵治理,在2017年采暖季到來之前,由濟南市環保局推動的鍋爐、窯爐整治,煤改氣等工作,成果同樣顯著。
2017年,機動車尾氣成為濟南市空氣中PM2.5的首要污染源。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持續開展停放地抽檢,路檢工作,也成為各區縣環保局的重點工作之一。
如今,濟南的藍天白云越來越多,環保力量撐起了常態化的泉城藍。數據顯示,2018年1到4月份,濟南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13.8%;空氣良好以上天數同比增加17天;重污染天數降低了41.7%。濟南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倒數第13位,同比改善2個位次;在京津冀2+26城市中,濟南的PM2.5和PM10兩項主要污染物的改善率,分別排名第五位和第四位。對于環保工作者來說,他們的工作依然在路上。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