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2 10:16
來源:上海市政府網
3.提升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水平
制定工地和堆場揚塵控制技術規范。全面加強建筑、市政、拆房等工地的揚塵污染控制及文明施工管理。到2020年,全市工地文明施工達標率達到98%,全市拆房工地灑水或噴淋措施執行率達到100%。(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交通委、市綠化市容局、市城管執法局、市房屋管理局、市環保局牽頭,各區政府負責實施)
4.全面完成干散貨碼頭堆場揚塵綜合整治
制定針對本市干散貨碼頭污染防治技術指南,落實地面硬化、噴淋、圍擋、覆蓋、車輛沖洗等抑塵措施。取締無證無照和達不到環保標準的干散貨碼頭。(市交通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牽頭,各區政府負責實施)
5.深化道路揚塵污染控制
加強道路揚塵污染執法監管,規范渣土等散裝物料運輸。繼續提高道路保潔率和保潔質量。渣土運輸車輛全部安裝密閉裝置并確保正常使用,未符合要求上路行駛的,一經查處依法從嚴處罰,直至取消其營運資質。到2020年,中心城區道路沖洗率達到82%,郊區達到52%以上。依托城市網格化管理推進道路揚塵污染控制。(市綠化市容局、市城管執法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交通委牽頭,市公安局、各區政府負責實施)
(五)深化社會生活源整治,強化餐飲油煙和VOCs治理
1.深化餐飲油煙污染防治
出臺餐飲油煙凈化設施安裝和維護保養技術規范,推行餐飲油煙在線監控和第三方治理,推廣集中式餐飲企業集約化管理。提高油煙和VOCs協同凈化效率。加強餐飲業執法檢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環保局、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各區政府負責實施)
2.深化汽修行業VOCs治理
制定汽修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規范及涂料揮發性有機物含量限值標準,推廣低VOCs含量產品在汽修行業的應用,色漆使用水性涂料,中涂、底漆使用高固分涂料,到2020年,力爭全面完成。(市環保局、市交通委、市質量技監局牽頭,各區政府、各相關企業負責實施)
3.深化油氣回收治理和監管
加強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長效管理,確保油氣回收設施正常使用。汽油年銷量在5000噸以上的加油站安裝油氣在線監測。建立收發油設施的視頻監控。(市環保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區政府、各相關企業負責實施)
(六)推進種養結構調整,實施農業氨減排工程
1.實施種養結構調整
推進畜禽養殖業結構調整,到2020年,標準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控制在160家左右,畜禽養殖規模控制在200萬頭標準豬(出欄)以下。繼續推進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優化,適度減少麥子種植面積,增加綠肥種植和冬季深耕曬垡面積,做到用地養地相結合,適度增加早中熟水稻面積,形成早中晚合理搭配的水稻品種結構,從源頭上減少化肥農藥的投入。到2020年,全市化肥農藥使用總量比2015年減少20%,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市農委牽頭,各相關區政府、各相關企業負責實施)
2.實施農業氨減排工程
開展種植業和養殖業氨防控技術研究與示范,加快農業氨減排工藝和技術推廣。推進和實施畜禽養殖業、種植業主要污染源或污染環節氨排放水平監測監控。削減氮肥施用總量,到2020年,畝均氮肥施用水平穩步下降。(市農委、市環保局牽頭,各相關區政府、各相關企業負責實施)
3.強化秸稈綜合利用
建立逐級監督落實機制,疏堵結合、以疏為主,完善秸稈收儲體系,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到2020年,糧油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強化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秸稈禁燒措施,不斷提高禁燒監管水平。(市農委、市環保局、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各相關區政府、各相關企業負責實施)
(七)實施季節性污染調控,有效實現污染削峰
實施重點企業冬季(11月-2月)污染物排放負荷控制,強化減排管控措施。(市環保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各相關區政府、各相關企業負責實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部門責任
1.分解目標責任
依托市、區兩級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協調推進委員會工作機制和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平臺,將年度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各區域、各行業和相關企業。加強部門協調聯動,環保部門加強指導、協調和監督,有關部門制定有利于大氣污染防治的投資、財政、稅收、金融、價格、貿易、科技等政策,按照分工,依法做好各自領域的環境保護工作。
2.強化考核監督
建立以空氣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將細顆粒物控制目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制定實施大氣強化措施實施考核辦法。加強部門協調聯動,部門實施分領域總量減排考核,區實施空氣質量改善和重點任務考核,逐年調整任務權重。工業區和重點企業實施特征污染物改善和重點任務考核。考核評估結果經市政府同意后,向社會發布,并由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對區和部門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綜合考核以及相關國有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健全法規標準,提升行為底線
完善地方大氣環境管理標準規范體系。修訂出臺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出臺涂料、油墨、膠黏劑低VOCs含量有機物含量限值標準、成品油和液散船舶油氣回收接口標準、在用內河船舶尾氣排放標準等。制定工業企業VOCs分行業稽查手冊、石化和化工行業火炬、儲罐和裝卸過程在線監測、產業園區空氣特征污染在線監測、存儲過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柴油機顆粒物和NOx后處理、機動車排氣遙測技術規范、揚塵污染綜合防治、干散貨碼頭揚塵污染防治、餐飲服務場所高效油煙治理等一批技術規范,出臺本市揮發性有機物深化防治工作方案,編制工業企業低排放綠色生產工藝目錄及綠色生活消費品目錄等。建立健全涉VOCs工業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程序、監督管理要求及相關技術規范等。推進全市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促進重點行業治污升級改造。2018年底前,完成制藥、農藥等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2020年底前,在電子、包裝印刷、汽車制造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全面推行排污許可制度,實現全市工業企業排污許可證全覆蓋。
(三)加大執法力度,嚴格日常監管
1.嚴格日常監管和執法
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重點加強對燃煤鍋爐和窯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源、重污染工業企業和結構調整企業,以及揚塵產生源和社會污染源的監管。推動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等機制創新,強化環境綜合整治,嚴厲打擊各類超標排污、非法排污。對偷排偷放、屢查屢犯的,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按照高限予以重罰。完善舉報獎勵制度,加強公眾參與環保監督。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