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8 09:48
來源:延安市政府
7.加快火電企業改造力度。配合省上做好陜北至關中第二條750千伏線路通道建設工作。對火電企業進行優化布局,現有火電機組逐步實行熱電聯產改造,釋放全部供熱能力,對熱電聯產項目發電計劃按照以熱定電原則確定。采暖季供熱機組嚴格按照以熱定電原則落實發電計劃,確保民生用電、用熱需求不受影響;非采暖季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前提下,減少或停止發電。加快建設延安堅強電網,確保建成后的電網能夠滿足延安地區承辦大型國際性會議需要和“煤改電”要求。(市發改委牽頭,市供電局、市財政局、市城管局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二)持續深化移動源污染防治
8.推進高排放機動車污染治理。制定在用機動車淘汰更新激勵政策,加快推進以國Ⅱ及以下汽油車和國Ⅲ及以下柴油車等為主的老舊高排放機動車更新工作。加強機動車污染排放防控體系建設,加快機動車遙感監測設施和超標排放執法取證能力、機動車污染排放執法防控監管及相關省、市平臺建設、完善和升級等工作。通過采取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限行、禁行等手段,倒逼排放不達標等老舊高排放機動車加快淘汰更新。開展對公交車、出租車、長途客運車(含機場巴士)、貨運車等高排放車輛集中停放地、維修地的監督抽測。加強對銷售、維修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和查處銷售排放不達標車輛和維修造假企業。加大貨運、物流車輛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綜合執法監管,建立“黑名單”制度,實施多部門聯合懲戒。全力推進從事餐飲泔水清運、家裝垃圾清運、餐飲供貨、廢品回收等的低速汽車(三輪汽車、低速貨車)全面更新為達到排放標準要求的機動車。禁止輕型柴油載貨車、農用三輪車等高污染車輛進入城區大氣污染治理區。(市公安局牽頭,市交運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環保局、市商務局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9.加快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建設。按照《機動車尾氣遙感設備通用技術要求》(JB/T11996-2014)和《陜西省在用汽車排氣污染物限值及檢測方法(遙測法)》規范要求,加快選點設置及建設工作。設點方案應充分考慮周邊用電、用網環境,點位選擇設置建議以高速或國道收費站及周邊已有交通、公安等部門建設好的龍門架位置選點來節約建設成本和縮短建設周期。完成高速公路卡口固定式遙感建設,針對入城車輛排氣污染情況進行監控,遏制外地高污染、高排放車輛入城,逐步推動城市主要道路遙感監測建設工作。(市環保局牽頭,市公安局、市交通局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10.推廣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廠區通勤、出租等領域加快推廣和普及新能源車。城市新增公交車和出租車全部使用新能源車。2020年底前,延安市區及各縣區縣城現有燃油公交車、出租車全部更新為新能源車輛。(市交運局牽頭,市工信委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11.加強在用機動車管理。全面落實機動車排放檢測/維護(I/M)制度,在用機動車排放超過標準的,應當進行維修。強化在用車定期排放檢驗,推進環保定期檢驗與安全技術檢驗有效結合,對不達標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核發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不得上路行駛。(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市交運局牽頭,各縣區政府負責)
12.規范機動車環保檢驗。加強市、縣兩級在用機動車尾氣檢驗和監管平臺建設。(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委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加強機動車環保檢驗檢測機構管理,規范檢驗檢測行為,提高機動車尾氣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加油站及油儲庫油氣改造設備計量器具的監督性管理。(市質監局牽頭,各縣區政府負責)
13.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嚴格市場準入,所有制造、進口和銷售的非道路移動機械不得裝用不符合《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第三階段要求的柴油機。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延安市禁止使用不符合國Ⅲ標準要求的挖掘機、裝載機、叉車、壓路機、平地機、推土機等非道路移動機械。(各縣區政府負責)
14.加強油品監管及淘汰車輛拆解率。規范成品油市場秩序,全面加強油品質量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用燃油行為,確保全市符合國家標準的車用油品全覆蓋。規范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回收和拆解工作,確保淘汰車輛就地拆解,嚴禁淘汰車輛回流市場。(市商務局牽頭,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安監局、市公安局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15.建設綠色交通體系。建立過境延安貨運車輛避讓延安城區道路制度,通過限制性措施和經濟激勵政策,引導車輛從過境路等線路分流。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實現公共交通無縫連接。加強自行車專用道和行人步行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市公安局、市交運局牽頭,市住建局、市規劃局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三)全面整治城市面源污染
16.嚴格執行“禁土令”。采暖季期間,延安市除市政搶修和搶險工程外的建筑工地禁止出土、拆遷、倒土等土石方作業。涉及土石方作業的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確需施工的,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并進行嚴格監管。對施工期間違規的企業,按相關規定從嚴處理。嚴禁以各種借口將“禁土令”降低標準、減少時限、縮小范圍。(市住建局牽頭,市交通局、市房屋征收局、市交警支隊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17.全面提升施工揚塵管控水平。嚴格管控施工揚塵,全面落實建筑施工“六個100%管理+紅黃綠牌結果管理”防治聯動制度,施工工地安裝視頻監控設施,并與主管部門管理平臺聯網。對落實揚塵管控措施不力的施工工地,在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平臺曝光,記入企業不良信用記錄。制定出臺不誠信施工單位退出市場機制和取消招投標資質機制。加強施工工地渣土車運輸監管,車輛必須全部安裝定位系統,杜絕超速、超高裝載、帶泥上路、拋灑泄漏等現象。(市住建局牽頭,市房屋征收局、市交警支隊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18.控制道路揚塵污染。按照“海綿城市”理念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嚴格道路保潔作業標準,實行機械化清掃、精細化保潔、地毯式吸塵、定時段清洗、全方位灑水的“五位一體”作業模式,從源頭上防止道路揚塵。每年新增吸塵式道路保潔車輛不得低于新增保潔車輛的50%,逐步淘汰干掃式老舊設備。2020年底前,延安市區和各縣區建成區車行道全部實現機械化清掃。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重點部位的治理,減少道路揚塵污染。(市城管局牽頭,市交運局配合,各縣區政府負責)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