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10 13:57
來源:萍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3.成立市縣鄉三級禁燒辦公室,強化對秸稈禁燒的監控和考核。按省政府要求建立秸稈禁燒資金獎罰機制,充分發揮獎懲機制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確保秸稈焚燒火點數量逐年下降。(責任部門: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二十七)控制農業源氨排放
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提高化肥利用率,到2020年達到40%以上。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改善養殖場通風環境,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減少氨揮發排放。(責任部門:市農業局、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二十八)嚴格煙花爆竹禁放管控
成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工作領導小組,2018年出臺《萍鄉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工作實施方案》,2019年爭取市人大出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地方性法規。(責任部門:市公安局、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六、實施專項行動,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
(二十九)實施冬春兩季特別管控措施
根據我市中心城區近年來大氣污染及氣象擴散條件周期變化規律,確定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和10月1日至12月31日兩個時間段為大氣污染特別管控措施實施時段,在此時段內根據當年制定的特別管控方案要求,采取相應的特別管控措施。(責任部門:特別管控措施涉及縣區和部門)
(三十)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
按照國家和省要求制定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責任部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市公安局、市工信委、市商務局、市環保局)
(三十一)減少生活類VOCs排放
1.按屬地管理原則,2018年底前市中心城區無固定經營場所的早點、燒烤、夜宵等攤點一律使用液化氣、電或其他清潔燃料并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市中心城區有固定經營場所的餐飲單位(含單位食堂)和各縣(區)建成區所有餐飲經營場所完成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安裝,未按要求安裝的一律停業整治。(責任部門:市城管執法局、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2.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試點在中心城區部分大型餐飲場所安裝在線監控設施,嚴格監控油煙凈化效果。(責任部門:市城管執法局、安源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3.將餐飲油煙管理要求納入星級賓館、鄉村旅游點的評定和復核。(責任部門:市旅發委)
4.到2020年底前,安源區試點建立2條以上餐飲無煙示范街,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試點建立1條以上餐飲無煙示范街。(責任部門:市城管執法局、安源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5.嚴控含揮發性有機物原材料、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其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含量必須符合質量標準或者要求。推廣VOCs含量低的涂料、溶劑等原輔材料,從源頭上減少VOCs污染排放。(責任部門: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市商務局、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6.產生含有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物廢氣的生產和服務活動(汽車維修行業、干洗行業、家具行業),必須在密閉空間或者設施中進行,并按照規定安裝、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無法密閉的,必須采取措施減少廢氣排放。對違反規定的,按照屬地分級管理原則,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規定,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責任部門:市環保局、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七、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三十二)加強與周邊區域聯防聯控
與宜春市、新余市協商制定出區域聯防聯控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株洲萍鄉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實施方案》。(責任部門:市環保局)
(三十三)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1.降低市本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門檻,市本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在2018年底前完成修訂工作,各縣(區)在市本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后兩個月內完成本縣(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工作。(責任部門:市環保局、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2.強化環保、氣象聯合會商研判,提升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能力。(責任部門:市環保局、市氣象局)
3.對重污染天氣應對不力的縣(區)和部門實施嚴肅問責。(責任部門:市紀委監委、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4.加強重污染天氣過程氣象條件分析,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降低空氣污染。(責任部門:市氣象局)
八、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嚴格環境執法
(三十四)完善環境監測監控網絡
1.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優化調整擴展國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加強縣(區)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建設,2020年底前,按國家要求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實現數據直聯。(責任部門:市環保局、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2.強化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體系建設。排氣口高度超過45米的高架源以及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VOCs排放重點源,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督促企業安裝煙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責任部門:市環保局)
(三十五)開展顆粒物源解析工作
通過源解析找準主要污染因子,為科學有效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核心數據支撐。提高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能力。(責任部門:市環保局)
(三十六)加強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管理
做好全市所有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運維管理工作,嚴厲打擊人為干擾監測設施的違法行為。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對6年以上的和運行不穩定的國控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儀器設備及時進行更換。(責任部門:市環保局、各縣區政府、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