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08 10:34
來源:長江環保
作者:凌潤東 徐科
環保差別化管理,重視企業排放績效
環保治理從過去“一刀切”式的關停限產向依據企業排放績效進行差異化管理方式轉變,明確環保督察和環保限產等僅僅為治理手段而非目的,避免行業內“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合理現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年1-8月PM2.5濃度同比下降16%,空氣質量好轉創造差異化限產客觀條件。我們預計行業內環保投入較多、生產規范程度高、產品結構優質的企業可能將享受落后產能出清帶來的紅利。我們通過爬蟲獲取京津冀+汾渭平原389家企業1,179個點位的30萬條監測大數據來判斷排放達標水平。
鋼鐵:432個監測點位樣本18.5%超低達標,不達標需70%產能錯峰
僅考慮燒結環節,432個監測點位樣本A類(不錯峰)占比、B類(錯峰30%)和C類(錯峰50%)三類(唐山供暖季劃分標準)合計占比僅為18.5%,即81.5%監測樣本需要70%產能錯峰。
焦化:122個監測點位樣本39.5%超低達標,不達標需延至36小時出焦
若僅考慮焦爐環節,122個監測點位樣本A類(不錯峰)、B類(出焦時間延長至28小時)(唐山供暖季劃分標準)合計占比39.5%,C類(出焦時間延長至36小時)樣本占比60.5%。
水泥:376個監測點位樣本56.7%脫硝達標,主動協同錯峰是主因
根據我們的樣本數據顯示,在NOx的150 mg/m3排放標準下約有56.7%的企業能夠達標排放。水泥行業由于競爭格局較好(區域性寡頭壟斷),所以其錯峰限產更多為水泥龍頭企業及行業協會主動協調發動,而并非環保部門單方面制定規則,故環保排放水平僅是影響水泥錯峰的部分因素。
玻璃:115個監測點位樣本92%脫硫達標,環保排放水平較高
整體來看,玻璃熔窯爐煙氣治理水平較高,多數企業能夠達標排放。其中SO2達標率稍低,我們預計與燃料結構有關,燃煤、重油及石油焦粉含硫量較高,考慮到玻璃生產工藝連續性,我們預計后續限產方式為減少投料量(例如沙河地區冬季限產投料減少15%)。
鋁冶煉:134個監測點位樣本氧化鋁62.8%達到特別排放限值,電解鋁45.2%達到超低排放
從樣本監測點的國家特別排放限值達標情況來看,氧化鋁顆粒物/SO2/NOx達標率分別為62.8%、79.5%和69.2%。若將35 mg/m3作為SO2的超低排放標準,樣本里電解鋁則達標率僅為45.2%,達標率較低。
供暖季政策終出臺,從“一刀切”到差別化績效考核
近期生態環境部和地方政府陸續出臺對工業企業實行差別化管理的政策文件,環保治理從過去“一刀切”式的關停限產向依據企業排放績效進行差異化管理方式轉變,明確環保督察和環保限產等僅僅為治理手段而非目的,避免行業內“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合理現象。
我們預計環保意識薄弱、治理投入較少、產品結構不合理的重污染企業將真正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局面,行業內環保投入較多、生產規范程度高、產品結構優質的企業可能將享受落后產能出清帶來的紅利。
2018年9月27日生態環境部等部委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點如下:
空氣質量——PM2.5和重污染天氣改善比例目標從-5%改為-3%,其中在PM2.5指標上,山西?。柸?、太原、長治、晉城)和河北邯鄲邢臺安陽放松幅度較大;山東省大部分城市放松幅度較小。
工業限產——明確了錯峰停產企業的類型(污染排放不穩定達標、未完成改造任務等),明確排放績效好的企業可不予限產的具體排放標準(鋼鐵和電解鋁超低排放,焦化和氧化鋁達到特別排放限值,鑄造和建材穩定達標排放等)。
煤改氣——總體戶數下調,其中天津和山東下調數量較多,而河北和河南新增戶數較多,煤改氣的區域重點有所傾斜。
管理方式——未對工業爐窯淘汰標準、各省重型燃油車淘汰數量、各省淘汰燃煤鍋爐臺數和蒸噸數等做具體要求,只給出治理方向和整體要求,這可能和環保部“放管服”改革有關,給予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更多的自主裁量權。
2018年9月16日唐山市出臺《重點行業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指導意見》,明確對鋼鐵/焦化/鑄造/建材/醫藥(農藥)制造等行業及企業集群開展績效評價,制定差異化錯峰生產措施??冃гu價涉及企業排放水平、運輸結構、生產工藝、產品結構、污染防治裝置等多方面。
2018年1-8月空氣質量好轉,創造差異化限產客觀條件
京津冀2+26城市及汾渭平原2018年1-8月空氣質量顯著改善,為采暖季按工業企業績效評價實行差異化錯峰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今年前8個月空氣質量明顯好轉?!?+26”城市前8個月PM2.5平均濃度58.6μg/m3,同比下降16%。其中,北京市前8個月平均濃度52.5μg/m3,同比下降14%;其中的河北省城市平均為61.7μg/m3,同比下降19%。從重污染天氣數量占比來看,2018年1-8月為3.3%,較2017年同期的7.8%下降了4.5pct。
2017-2018年采暖季空氣質量改善超額完成目標,基數較低,下降幅度有限。 受有利氣象條件和限產政策影響,2+26城市2017年采暖季(2017.10-2018.3)PM2.5平均濃度78.2μg/ m3,同比下降25%(目標值為-15%);其中,北京市為53.6μg/m3,同比下降43%;其中的河北省城市平均為84.4μg/m3,同比下降29%。若今年2+26城市采暖季PM2.5濃度目標下降3%,則推測目標值約為75.8μg/m3,在高起點下繼續收緊,這也是2018-2019年采暖季PM2.5目標最終定為“同比降3%”(征求意見稿為“同比降5%”)的原因之一。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