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26 13:55
來源:埃睿迪
冬天到了
春天還會遠嗎?
在京津冀人民積極準備”小棉襖”的時候
環保部也在積極為人民群眾準備過冬的”小口罩”
那就是最近一段時間火了的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重點一:禁止“一刀切”真相是什么?
兩個關鍵點:因地制宜、分類制策,強化科技支撐
一、因地制宜推進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嚴禁采取“一刀切”方式。……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嚴格督察執法,禁止對企業實行“一刀切”等。 二、強化科技支撐:繼續推進實施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加強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等科技項目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和推廣應用。 重點二:華東地區工業園區環保大數據平臺 主角:華東某工業園區 背景:隨著這兩年環保監管越來越嚴格,園區企業環保違規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各家企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違規問題。中央環保督察也要求限期整改。為了扭轉這個被動局面,今年年初園區開始建設環保大數據平臺,并引入埃睿迪環保管家服務。通過大數據平臺對整個園區的大氣和污水實施監測,秒級更新。 應用說明書:園區周邊布置了十個微型氣體監測站,采集大氣六要素指標、可揮發性有機物、DMF、風力、風向、溫度等指標。上圖展示的是十個站數據的平均值,通過這些數據,管委會能夠實時掌握園區氣體污染狀況。這個儀表盤上的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了優、良、合格、不合格四種狀態。通過分析,能夠看到企業廢氣污染治理的效果,也能夠看到季節變化過程中廢氣的變化趨勢,為園區管委會污染管控提供參考。 成果總結:環保大數據平臺目前連接了一千多個在線傳感器,平臺能夠實時監控各個傳感器的運行狀態,出現數據獲取不到等故障可以實時報警。這些指標除了實時展示外,還能夠根據指標所處區間顯示為不同顏色,超標的顯示為紅色。企業內部數據會集中傳輸到環保大數據平臺,除了能夠在大屏展示,還為企業提供了手機端數據查詢的功能,可以了解本單位的污染物排放狀況。 圖片右側,首先是最近一個月環保不達標企業的名單,可以顯示不達標企業的名稱、不達標的事項。下面這是企業環保檢查不達標的分析,顯示整個園區過去12個月,每個月環保檢查不達標企業的數量變化,同時還顯示了去年同期的數據。通過這個圖,園區管委會能夠很清晰的看到過去一年企業環保不達標的變化趨勢,看到近期與歷史同期的比較。 通過大數據平臺的使用,管委會能夠對未來園區危廢的產生量有提前的預判,以園區整體與危廢處理工廠談判,為園區企業爭取到較低的處理價格。第二個可以將預測數據提供給危廢處理工廠,供危廢處理廠做產能規劃。 總結 概言之,禁止”一刀切”的真相,是要在數年環保工作取得成果的基礎上,以創新科技實現環保和經濟發展的平衡。不再縱容短期停產、限產的權宜之計。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