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10 11:36
來源:海南省生態環境廳
2019年1月8日,海南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小剛出席發布會,對《海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主要內容、貫徹施行等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和解讀,并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海南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前不久,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海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眾所周知,優良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一直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海南省生態環境廳鄧小剛廳長和廳政策法規處姬鋼處長、大氣環境管理處負責人薄毅,介紹《海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編制、實施等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下面,首先請鄧小剛廳長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鄧小剛: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海南省生態環境廳、代表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戰線的各位同仁向新聞媒體記者朋友們在2018年對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在2019年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工作進行監督,特別是老百姓關注的生態問題加強監督。媒體的監督是我們工作的動力,也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這里再次代表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對媒體一年以來辛苦的工作表示感謝。
前不久,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海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大家也很關心,在這里我對《條例》出臺的背景、《條例》的主要內容、特點以及生態環境部門如何貫徹落實條例做個簡要的解讀。
一、關于《條例》出臺的背景
《條例》的制訂出臺,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的具體舉措。去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以及隨后印發的中央“12號”文件,對海南在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生態環境的目標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到2035年海南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要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因此,通過地方立法促進、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和監管方式,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條例》的制訂出臺,是貫徹國家對大氣污染防治立法的要求。去年上半年,全國人大組織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法》的執法檢查。去年7月份,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栗戰書委員長做了《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情況的報告,明確要求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抓緊推進地方大氣污染防治的立法工作,盡快出臺大氣污染防治地方法規。
《條例》的制訂出臺,也是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要求。十九大部署了三大攻堅戰,其中之一就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此,去年6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即中發17號文。其中,藍天保衛戰、改善空氣質量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隨后,國務院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綜合應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因此,《條例》的制定也是結合我省省情,落實國家相關的要求,固化已有的大氣污染防治政策要求,并實現法制化進程的重要體現。
《條例》的制訂出臺,也是我省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迫切需要。省委出臺的《中共海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提出海南的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目前我省大氣環境質量雖然持續保持全國的領先水平,但是受季節以及本地污染源排放增加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地方或者是個別時段仍然在空氣質量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個別的天數還出現空氣質量超標情況。因此《條例》的制訂是建立我省大氣防治污染的長效機制,確保大氣質量改善的法治舉措。
二、條例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條例》共分五章七十五條,包括總則、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法律責任、附則等五章,其中第三章“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包含了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工業污染防治、機動車船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農林業和其他污染防治等五個方面內容?!稐l例》主要有三大方面特點:
一是結合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作出比上位法更加嚴格的規定。比如,嚴格石油焦質量管理,明確禁止燃用石油焦。嚴格限制露天焚燒行為,規定全省禁止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農林廢棄物,以及非法焚燒電子廢棄物、油氈、橡膠、塑料、皮革、瀝青、垃圾等產生有毒有害、惡臭或者強烈異味的其他物質。在餐飲油煙管控方面,明確城市建成區現有居民住宅樓內有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業經營者應當在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內退出。在違法行為處罰方面,提高了處罰下限,將違反《條例》的單位和個人信息納入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照有關規定對失信單位和個人實施聯合懲戒等,體現了我省在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上的高標準和嚴要求。
二是結合我省大氣污染監督治理實際,在上位法有關規定的基礎上進行了增加和補充。如要求制定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規劃,加快充電樁、岸電設施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源頭控制及監管。工(產)業園區要實施集中供熱,已實施集中供熱的工(產)業園區,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分散供熱鍋爐。引導企業入駐依法合規設立、環保設施齊全的工(產)業園區。
三是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上位法基礎上作了更加細化和完善的規定。如進一步明確細化我省各相關職能部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職責分工。細化排污單位自行監測和自動監測設備計量檢定或校準的規定。對產生含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應當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的生產和服務活動類型進行了補充細化。完善了揚塵污染防治要求。同時《條例》還明確了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根據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劃定并公布禁止高排放車輛通行的區域和時間,以及禁止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的區域。鼓勵高排放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提前報廢,減少污染物排放。注重疏堵結合,在禁止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農林廢棄物基礎上,要求市、縣自治縣級人民政府強化秸稈綜合利用,組織建立秸稈收集、貯存、運輸和綜合利用服務體系,并通過財政補貼支持秸稈收集、貯存、運輸和綜合利用。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