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13 14:09
來源:安順市人民政府
五、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推進面源污染治理
(十七)實施防風固土綠化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進綠色貴州建設,全域綠化宜林荒山荒地。積極爭取國家專項投資,將全市符合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的耕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對不符合退耕還林還草的坡耕地實行種植結構調整,增加森林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調整中,合理布局綠地和廣場用地,將騰退空間優先用于留白增綠,建設城市綠道綠廊,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城市建成區內暫不開發土地要采取臨時綠化措施,防止揚塵產生。推廣保護性耕作、林間覆蓋等方式,抑制季節性裸地農田揚塵。(牽頭單位: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十八)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排查。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污染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整治完成并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所在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負責對礦山環境進行治理修復。2019年底前,依法取締非法采礦、采石和采砂企業,合法露天開采的礦山企業在破碎、運輸、裝卸等生產環節要實行封閉作業,并建設防風抑塵設施。禁止在鐵路、公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兩側可視范圍內等區域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加強矸石山治理和矸石綜合利用。(牽頭單位:市國土資源局;責任單位:市環境保護局、市安全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十九)開展工業物料堆場揚塵整治。排查摸清工業物料堆場底數,建立清單,按照“一場一策”要求制定揚塵污染防治方案。工業企業物料堆場實行規范化管理,應當硬化施工現場主要通道和物料堆放場所,采取封閉式倉庫、設置防風抑塵圍擋和覆蓋、噴淋抑塵等措施。對土石方、建筑垃圾采取覆蓋或者固化措施,有效控制堆場揚塵污染。物料裝卸要配備噴淋等防塵措施,轉運物料盡量采取封閉式皮帶輸送,車輛轉運必須全覆蓋,廠區主要運輸通道要硬化并定期沖洗,有效控制無組織揚塵排放。(牽頭單位:市環境保護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二十)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原則,切實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指導和管理農村秸稈綜合利用,實施秸稈還田,大力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多種形式利用,到2020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75%。落實地方各級政府秸稈禁燒主體責任,各縣(區)要明確縣鄉村三級秸稈禁燒管控責任,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在秸稈焚燒重點區域,要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在夏收和秋收階段開展秸稈禁燒專項巡查,嚴防因秸稈露天焚燒造成區域性重污染天氣。控制農業源氨排放。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改善養殖場通風環境,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減少氨揮發排放。(牽頭單位:市農委、市環境保護局、市畜牧獸醫局;責任單位:市秸稈禁燒綜合利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六、開展重大專項攻堅行動,減少污染物排放
(二十一)開展建筑施工和道路揚塵整治攻堅行動。加強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縣(區)城市建成區建筑施工工地要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1個月以上暫不施工的裸露工地要采取覆蓋或綠化等防塵措施,不覆蓋的裸露工地和施工作業面要采取噴淋等措施防止揚塵產生。重點區域內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或建設周期1年以上的建筑工地(在室內裝修改造階段、距竣工時間不足9個月且無土石方作業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除外)應安裝視頻監控系統,至少應在渣土運輸車輛出入口、土石方開挖作業面旁、主體工程作業面安裝視頻攝像頭。出入口要能清晰監控車輛出場沖洗情況和運輸車輛牌照,監控錄像現場存儲時間不得少于30天。各縣(區)住建部門建立了監管平臺的,要將數據接口標準對外公布,逐步將現場監測數據、視頻監控圖像納入監管平臺,具備條件的應與環保部門聯網。城鎮建成區內在建項目,施工單位應在渣土運輸車輛出入口、土石方開挖作業面旁、主體工程操作業面旁設置PM2.5、PM10、噪音自動監測儀器,逐步實現自動在線監測。所有施工工地應公示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負責人、揚塵監督管理主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等信息。加強施工便道揚塵污染防治。因地制宜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城市規劃區內建設工地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其他區域建設工程在施工現場設置砂漿攪拌機的,應當配備降塵防塵裝置。嚴格施工揚塵監管。統一制定并認真落實全省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技術要求,將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2018年底前,各縣(區)要建立施工工地揚塵防治管理清單,并每季度實施動態管理更新。實施揚塵控制責任制,建筑項目要明確項目業主、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在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中各自的責任,將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疇,建立住建、城管、環保、交通運輸、公安交管等部門聯動的施工揚塵污染監督執法工作機制,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專項督查,重點督查施工工地“六個百分之百”以及裸露工地等防塵措施是否落實。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加強道路揚塵污染整治。縣(區)要制定城區渣土、砂石料、散煤等運輸管理措施,規定運輸車輛通行路線和時間段,嚴格渣土運輸車輛規范化管理,渣土運輸車要密閉。建立住建、城管、交通運輸、公安交管等部門參與的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泥頭車超載、帶泥上路和沿途撒漏等違法行為,加大對未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運輸單位的監管和處罰力度。規范洗車場管理,加強“臟車”入城管控。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加大違規運輸揚塵污染監管執法力度。實施城區和城郊結合部道路網格化保潔管理,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達到70%以上,縣城達到60%以上。實施重點區域降塵考核,城市平均降塵量不得高于8噸/月·平方公里。(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環境保護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