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15 11:16
來源:紹興市人民政府
(四)優化調整用地結構
10.加強揚塵綜合治理。建立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嚴格落實施工工地“七個百分之百”要求。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并與主管部門聯網。各類長距離的市政、城市道路、水利等線性工程,實行分段施工。將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疇,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將揚塵管理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2018年主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以上,次干道達到60%以上。(牽頭單位:建委辦;配合單位:建交局、農辦)對渣土車輛未做到密閉運輸的,一經查處按上限處罰,拒不改正的,車輛不得上道路行駛。(牽頭單位: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建委辦;配合單位:公安分局、交警大隊)
11.嚴格控制秸稈露天焚燒。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提升,2018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4%。(牽頭單位:農辦)
秋收階段組織開展秸稈禁燒專項巡查執法,每周不少于3次。(牽頭單位: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五)實施工業企業深度治理
12.建立重點行業排放清單。結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排污許可證核發管理工作,對重點行業進行全面排查,摸清產業規模、生產工藝、治污設施、排放情況,建立詳細的排放清單。(牽頭單位:環保分局)
13.實施重點行業深度治理。推進磚瓦、玻璃及其制品、鑄造等重點行業廢氣深度治理,按照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制定整治計劃,對脫硫脫硝除塵等污染治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牽頭單位:環保分局)
14.強化無組織排放管控。在安全生產許可條件下,推進熱電、磚瓦、鑄造、玻璃等重點行業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建立無組織排放清單。(牽頭單位:環保分局)
15.實施工業爐窯污染治理專項行動。開展工業爐窯拉網式排查,建立詳細管理清單。(牽頭單位:經發局)
加大對熱效率低下、敞開未封閉,裝備簡易落后、自動化水平低,布局分散、規模小、污染重工業爐窯的淘汰力度。(牽頭單位:經發局;配合單位:環保分局)
加快開展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為燃料的加熱爐、熱處理爐、干燥爐(窯)等清潔能源替代。(牽頭單位:經發局)
淘汰爐膛直徑3米以下燃料類煤氣發生爐。(牽頭單位:經發局)
暫未制訂行業排放標準的工業爐窯,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應達到排放限值,分別滿足不高于30、200、300毫克/立方米的要求。(牽頭單位:環保分局)
16.實施VOCs 綜合治理。按照《濱海新城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三年行動方案》要求,大力推進VOCs綜合治理,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禁止新(改、擴)建涉高VOCs含量溶劑型涂料、油墨、膠粘劑等生產和使用的項目。(牽頭單位:環保分局)
大力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有機溶劑產品。2019年1月1日起,汽車原廠涂料、木器涂料、工程機械涂料、工業防腐涂料即用狀態下VOCs含量限值分別不高于580、600、550、650克/升。(牽頭單位:經發局)
2019年1月1日起,除油罐車、化學品運輸車等危險品運輸車維修外,汽車修補漆使用即用狀態下VOCs含量不高于540克/升的涂料,其中,鼓勵底色漆和面漆使用即用狀態下VOCs含量限值不高于420克/升的涂料。(牽頭單位:建委辦)
強化VOCs無組織排放管控。開展工業企業VOCs無組織排放摸底排查,建立重點行業VOCs無組織排放改造全口徑清單,加快推進VOCs無組織排放治理。嚴格落實國家要求,加強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控制。全面推行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制度。加強儲存、裝卸及廢水、廢液和廢渣系統逸散排放控制。(牽頭單位:環保分局)
推進治污設施升級改造。企業應依據排放廢氣的風量、溫度、濃度、組分以及工況等,選擇適宜的技術路線,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對工業企業VOCs治污設施,開展一輪治污效果執法檢查;對于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簡易處理工藝,督促企業限期整改。鼓勵企業采用多種技術組合工藝,提高VOCs治理效率;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光催化技術僅適用于處理低濃度有機廢氣或惡臭氣體;采用活性炭吸附技術應配備脫附工藝或定期更換活性炭并建立臺賬。(牽頭單位:環保分局)
全面推進油品儲運銷VOCs治理。加強油氣回收設備設施運行過程中的監督抽查,試點開展加油站安裝油氣回收自動監測設備。(牽頭單位:環保分局;配合單位:經發局)
(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管理能力建設
17.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督促企業制定“一廠一策”應急實施方案,根據上級指令應及時啟動相應級別預警。重大活動期間,根據省、市統一部署做好區域聯防聯控,保障活動期間環境空氣質量安全。嚴禁采取“一刀切”方式。(牽頭單位:環保分局)
18.加強環境監測監管能力建設。完善空氣自動監測網建設與運行管理,確保監測數據準確性和有效性。2019年3月底前,落實建設資金、明確建設方案,濱海新城建設1套8通道蘇碼罐VOC自動采樣系統。通過自行建設或購買服務方式,全面具備機動車排氣檢測能力。(牽頭單位:環保分局;配合單位:財政局)
19.加強污染源監管體系建設。嚴格落實排氣口高度超過45米的高架源安裝自動監控設施、數據傳輸有效率達到90%的監控要求。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行業VOCs排放重點源,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加快安裝廢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牽頭單位:環保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對未完成秋冬季大氣考核目標的,將由管委會約談部門主要領導。藍天辦負責總體部署、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查考核;各牽頭單位要切實承擔相應職責,做好協同推進;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服從統一安排,主動承擔相應責任。
(二)強化應急保障。健全信息報送制度,各部門要及時向新城藍天辦報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加強秋冬季霧霾天氣的預警預報和應急應對工作,完善預警應急工作預案,提高應急保障能力,確保應急響應及時有效。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