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17 14:44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責任單位: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督管理廳參與。
2.汽車修理行業VOCs治理。按照國家發布的名錄,大力推廣使用水性、高固體分涂料。推廣采用靜電噴涂等高涂著效率的涂裝工藝,噴漆、流平和烘干等工藝操作應置于噴烤漆房內,使用溶劑型涂料的噴槍應密閉清洗,同步建設吸附回收、吸附燃燒等高效治理設施,產生的VOCs廢氣應集中收集并導入治理設施,實現達標排放。
責任單位: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牽頭,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參與。
3.干洗行業VOCs治理。2020年底前,基本淘汰開啟式干洗機,面推廣使用配備溶劑回收制冷系統、不直接外排廢氣的全封閉式干洗機。干洗劑、染 色劑必須密閉儲存。制定干洗設備的管理制度,定期進行干洗機及干洗劑輸送管道、閥門的檢查,防止干洗劑泄漏。干洗溶劑經蒸餾后的廢棄物殘渣、廢溶劑殘渣,必須密封存放,并由有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理。
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別負責。
4.餐飲服務業油煙排放控制。排放油煙的大中型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應當采取具有油霧回收功能的抽油煙機或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宜采用運水煙罩、靜電型和等離子型油煙處理設備,實現達標排放。飲食服務經營者定 期對油煙凈化設施進行維護保養,保證油煙凈化設施的正常運轉,并保存維護保養記錄。推廣使用高效凈化型家用吸油煙機。
責任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牽頭,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生態環境廳參與。
5.農業農村源VOCs治理。
(1)全面加強秸稈和田間雜草禁燒工作。制定年度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大力推廣稻田秸稈還 田腐熟技術和秸稈養畜技術,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多種形式的秸稈綜合利用,堅持堵疏結合,有效減少秸稈焚燒VOCs排放,2020年底前全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
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別負責,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參與。
(2)切實加大散煤治理力度。全面開展城中村、農村、城鄉結合部等區域在用散煤消費情況和“散煤”經營單位排查,制定散煤消減替代方案及年度計劃,鼓勵各地開展城市建成區“無煤區”建設。根據我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部署,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原則控制散煤燃燒VOCs排放。在不具備“煤改氣”“煤改電”等條件的區域,繼續將潔凈煤作為清潔供暖體系的有益補充措施,全面禁止劣質散煤的銷售。2019 年年底前,重點區域建成以縣(市、區)為單位的配煤中心,固原市、中衛市力爭2020年完成建設。
責任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督管理廳按職責分別負責,自治區財政廳、發展改革委參與。
(五)建立健全VOCs管理體系。
1.實施排污許可管理。按照國家排污許可制改革工作的統一部署以及相關技術規范等規定,依法有序推進石化、化工、印刷、工業涂裝等涉VOCs 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工作。2019年年底前,完成汽車制造等行業排放許可證核發。2020年年底前,對制藥、生物化學農藥及微生物農藥制造、電子、包裝印刷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全面推行排放許可制度。通過排污許可管理,落實企業VOCs源頭削減、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措施要求,逐步規范涉VOCs工業企業自行監測、臺賬記錄和 定期報告的具體規定,推進企業持證、按證排污,嚴厲處罰無證和不按證排污行為。
責任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2.完善VOCs污染防治經濟政策。根據國家環保稅改革相關工作要求,積極推進環保稅落實。加大財政資金 對VOCs減排重點工程和VOCs綜合治理示范項目建設支持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落實支持節能減排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將符合規定的VOCs污染防治項目納入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范圍中,鼓勵各市建立基于環境績效的VOCs減排激勵機制。
責任單位:自治區財政廳牽頭,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稅務局參與。
(六)全面提升VOCs監管能力體系建設。
1.加強統計與核算。加快建設全區VOCs排放控制綜合管理平臺和各市涉 VOCs企業臺賬,系統掌握工業源VOCs產生、處理、排放及分 布情況,統一監管治理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情況和在線自動監測數據。2019年9月底前,各地市完成轄區內VOCs污染源排查與清單編制工作。
責任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2.提升VOCs監測監控能力。 加強環境質量和污染源排放VOCs自動監測工作,強化 VOCs執法能力建設,全面提升VOCs環保監管能力。加強城市大氣環境VOCs自動監測能力建設,建設全區大氣復合污染成分監測網,形成揮發性有機物組分、細顆粒物全組分等多物種監測能力,并實現業務化運行。將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VOCs排放重點源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主要排污口要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其他企業逐步配備自動監測設備或便攜式VOCs檢測儀。加強執法人員裝備和能力建設,配備便攜式VOCs檢測儀,日常巡查加強對VOCs排放源的監測、監察和監管工作。工業園區應結合園區排放特征,配置VOCs連續自動采樣體系或符合園區排放特征的VOCs監測監控體系。
責任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推動。各地級市人民政府和寧東基地管委會要加強組織領導,將VOCs污染防治作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來抓,根據本地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需求和VOCs來源構成,制定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確定科學有效的減排措施及配套政策,明確職責分工,強化部門協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將治理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有關單位和企業,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強化部門協作,并做好分地區、分年度任務分解,全面推進 VOCs綜合整治工作。VOCs排放企業應積極履行治污減排的主體責任,制定企業綜合整治方案,建設并運行VOCs控制或 凈化處理設施,確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務。各地重點行VOCs達標治理工作完成情況作為自治區對各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年度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 。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