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08 13:56
來源:四川省生態環境廳
將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年度和終期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打贏藍天保衛戰成效考核,并將工作中存在的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納入省級環境保護督察范圍,對重點攻堅任務完成不到位,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碰硬,甚至失職失責的,依紀依規嚴肅問責。(生態環境廳牽頭,省委組織部等配合)
(二)加大資金投入。加大省級和地方財政資金投入,積極探索機動車污染治理新模式,重點支持機動車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配備監督抽測等裝備,保障監管業務系統日常運行,支持老舊柴油貨車淘汰和具備條件的車輛(機械)開展深度治理。加強基層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力量建設,提高監管執法專業化水平。加大業務培訓力度,提高監管執法人員業務技能。(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牽頭)
(三)強化科技支撐。支持研發傳統內燃機高效節能減排等技術。支持柴油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系列研究,提高柴油車尾氣治理技術與裝備水平。支持替代燃料、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技術攻關。鼓勵開發氫燃料等新能源專用發動機,優化動力總成系統匹配。鼓勵自主研發柴油車(機)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高效增壓中冷系統、廢氣再循環系統、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柴油顆粒物捕集器等技術。支持研究公路運輸節能減排技術新路徑。(科技廳牽頭,經濟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等配合)
(四)開展聯合獎懲。將機動車生產進口企業、發動機制造企業、污染控制裝置生產企業、排放檢驗機構、維修單位、運輸企業、施工單位、汽柴油和車用尿素產銷企業等企業的環境違法違規信息,以及企業未依法依規落實運輸響應等重污染應急措施的信息(含相關企業負責人信息),利用指定渠道歸集交換至省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并通過“信用中國(四川)”網站等依法公開披露,使失信違法信息等互聯互通和應用共享。
建立各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實施跨部門、跨地區聯合懲戒。對環境信息良好的企業實施聯合激勵。(省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牽頭,經濟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成都海關等配合)
(五)實施稅費激勵。繼續落實對節能、新能源車船減免車船稅的政策。研究建立具備條件的柴油車加裝、更換污染控制裝置的激勵機制。完善鐵路貨運價格市場化運作機制,規范輔助作業環節收費,積極推行鐵路運費“一口價”。研究實施鐵路集港運輸和疏港運輸差異化運價模式,降低回程鐵路空載率。
落實國家岸電使用相關政策。加大對港口機場岸電設施建設和經營的支持力度,鼓勵碼頭等岸電設施經營企業實行岸電服務費優惠。(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牽頭,經濟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省稅務局、民航西南管理局、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等配合)
(六)強化公眾參與。創新方式方法,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新聞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普及活動,加強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解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不斷提高全社會對機動車污染危害和綠色貨運的認識。
教育引導機動車船和機械駕駛(操作)人員樹立綠色駕駛(作業)意識,提高購買使用合格油品和尿素、及時維護保養的自覺性。鼓勵職業院校在相關專業中增加綠色駕駛教育、排放檢驗與維修技術等內容,大力開展尾氣排放維修治理技術培訓。各市(州)建立有獎舉報機制,鼓勵公眾舉報冒黑煙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教育廳牽頭)
本次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5月20日。歡迎各界人士通過信函、傳真或網絡等方式提出意見。
郵寄地址:成都市青羊區光華東三路88號四川省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信封請注明“《四川省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征求意見”字樣)。
聯系電話:028—62371351?15882439110
傳真號碼:028—62371351
電子郵箱:2856190023@qq.com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