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11 13:39
來源:樂山市人民政府
加強露天礦山整治,對亂采濫挖、破壞生態等違法違規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污染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責令限期整治;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加強修復綠化、減塵抑塵。重點區域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市自然資源局負責〕
加強煤礦大氣污染防治整治,2020年全市煤炭洗選率不低于90%,嚴禁開采高硫分煤炭。2019年9月前完成工業廣場環境整治,建設自動噴淋設施、密閉輸送管廊、煤倉建設布袋除塵器等。提高工業煤炭質量和利用標準,禁止使用不符合商品煤質量管理規定中環保指標要求的商品煤。禁止劣質散煤流通與使用,依法查處散煤無照經營行為。加大民用散煤清潔化治理力度,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推廣使用潔凈煤、先進民用爐具,加強民用散煤管理。〔市應急局、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市場監管局配合〕
加強道路揚塵治理。2019年9月底前建成主城區建筑垃圾消納場所,建立健全渣土運輸管理制度,取得《建筑垃圾處置核準證》后方可對運輸渣土車輛登記注冊。建立縣、鄉(街道)、村(社區)三級道路清掃保潔體系,2019年1月起,各級各類道路清掃保潔“全覆蓋”,2020年城市道路機械保潔作業率達到92%。實施“以克論凈”考核機制,2019年9月前,主城區及周邊道路實現揚塵清掃量不高于10mg/m2,重點區域其他路面揚塵清掃量不高于20mg/m2;2020年,重點區域各類道路揚塵清掃量不高于10mg/m2。綠化帶、隔離、園林、行道樹均帶無明顯浮塵積土。〔市城管局、市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加強面源污染防治。
控制農業源氨排放。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優化畜禽水產養殖環境,推廣養殖廢物清除先進技術工藝,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減少氨揮發排放。〔市農業農村局負責〕
嚴控秸稈露天焚燒。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做實做細市、縣、鄉、村、組五級網格化監管體系,杜絕露天焚燒秸稈現象。鼓勵建設全市秸稈、林木廢棄物集中綜合利用項目,建立農戶收集、村組集中、鄉鎮轉移制度,強化獎懲考核,實現2020年全市秸稈收集和綜合利用率高于90%。〔市農業農村局負責〕
嚴控城市五“燒”。2019年6月前,出臺禁止露天焚燒公告,主城區范圍禁止露天焚燒秸稈、樹葉、垃圾、香蠟紙錢、熏制臘肉、燃放煙花爆竹。〔市城管局、市民族宗教委、市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019年起,禁止露天熏制臘制品,主城區和周邊縣(市、區)集中規劃布點臘肉熏制點,建設一體化環保臘肉熏制設備,免費為市民提供服務,落實專人全程監管。〔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樂山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深入貫徹落實《樂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全市煙花爆竹禁限放工作的通知》(樂府辦發〔2018〕33號)精神,持續深化全市煙花爆竹禁限放工作,著力構建煙花爆竹禁限放常態化管控機制。〔市應急局負責〕
強化餐飲油煙治理,2020年建成區油煙凈化裝置安裝率、正常運行率均不低于98%。大中型餐飲店以及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2公里范圍內的餐飲店油煙治理設施每年定期檢修、定期監測,監測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市城管局負責〕
加大宣傳勸導力度,倡導文明祭掃,推廣鮮花、黃絲帶替換香蠟紙燭活動,減少燃放。〔市民政局負責〕
(八)強化中心城區大氣污染防治。
做實網格化監控體系,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周邊1公里范圍實行24小時全天候巡查監控,杜絕異常情況。2019年9月底前,市中區、樂山高新區各鄉鎮集鎮均建成國家標準的大氣PM2.5和PM10自動監測站,公開發布數據、排名考核。〔市中區人民政府、樂山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率先推行“以克論凈”,強化施工揚塵整治、鄉鎮集鎮清掃保潔、散煤整治、“五燒”管控,2019年6月開始,通報主要點位“以克論凈”情況。〔市城管局負責〕
率先推行全域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禁售,2019年9月開始,市中區、樂山高新區全域禁燃禁放禁售煙花爆竹。〔市應急局、市公安局負責〕
大幅度提高市中區、樂山高新區環境保護目標考核中大氣環境質量比重,未達標前,市中區、樂山高新區大氣環境質量在環境保護目標考核中比重不低于80%。〔市委目標績效辦牽頭,市生態環境局配合〕
(九)狠抓秋冬季污染防治。
開展秋冬季攻堅行動。制定與氣象條件、環境容量和環境質量考核目標相匹配的秋冬季攻堅行動細化任務分解方案。強化特殊時段管控,科學實施錯峰生產,屬于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相關行業企業,提高錯峰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市生態環境局負責〕
應對空氣重污染。在省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的統籌下,開展區域空氣重污染預報預警。適時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預防和應急預案,細化強制性應急減排措施,實施“一廠一策”清單化、差別化管理。強化管控措施執行情況監督檢查,重污染天氣應對期間,各縣(市、區)對重點企業實施駐廠監督,各負有環境監管職責部門組織強化監督檢查組牽頭開展重污染天氣預防與應急預案執行落實情況檢查工作,強化秋冬季環境違法違規行為查處。研究制定最不利情況應對方案,有效處置特殊情況。〔市生態環境局、市經濟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以及樂山高新區、樂山大佛景區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其他有關領導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按照管發展、管生產、管行業必須管環保原則,各有關部門負責主管行業領域的大氣污染減排、監督管理等工作。各縣(市、區)負責制定本行政區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到鄉鎮(街道)、有關單位。〔各責任單位負責〕
(二)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建立主城區30公里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管控圈,重點區域環境規劃、標準、監測、環評、執法、信息公開“六統一”,嚴格大氣污染防治。定期召開區域大氣環境形勢分析會,聯動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清掃保潔、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等,合力推動、最大限度消除重污染天氣影響。加強國、省控空氣自動監測站點周邊環境管控,組織專門巡查隊伍,杜絕異常情況發生。〔市重污染天氣預防與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