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11 13:39
來源:樂山市人民政府
(三)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將煙氣在線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在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加強聯合執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信用聯懲,依法懲處環境違法和犯罪行為。加大重污染天氣環境執法力度,凡是在重污染天氣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一律“零容忍”,依法頂格查處。〔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落實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增強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履行達標排放責任,自覺接受公眾監督。重點排污單位及時公布自行監測和污染排放數據、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等信息。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放許可制度,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物標準出臺后,及時完成相關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換發工作,2020年12月底前,完成排污許可管理名錄規定的行業許可證核發,已核發排污許可證的企業按要求公布執行報告,每年開展證后監管專項執法行動不少于一次。〔市生態環境局負責〕
(五)構建全民行動格局。積極開展節能環保宣傳實踐活動,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宣傳力度,支持新聞媒體、環保社會組織、環保志愿者等有序參與大氣污染防治。用好12345、12369等投訴舉報熱線,常態化開設“環保曝光臺”,結合新媒體應用拓寬社會公眾監督渠道,實施有獎舉報,探索建立環保監督員制度,強化社會力量監督。〔市委宣傳部負責〕
(六)完善法規標準體系。2019年完成《樂山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立法送審工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法規支撐。2019年9月前,各縣(市、區)完成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編制并向社會公開。根據大氣污染主要來源特征和管理需要,建立國內先進、與國際接軌的大氣污染防治導則。〔市生態環境局負責〕
(七)提升環境監管監測能力。健全天地空一體化的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體系,構建市、縣、鄉鎮(街道)三級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2019年底前,重點區域鄉鎮、園區按照國、省控空氣自動監測站標準,至少建設一套PM2.5、PM10標準監測站,數據作為考核排名依據。聘請國內一流專家技術團隊,對重點行業整治技術“一對一”咨詢。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效果評估,提高環境大數據分析應用水平,開展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大氣污染物來源解析等工作,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決策支持平臺建設。〔市生態環境局負責〕
(八)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完善與大氣污染防治任務相匹配的投入保障機制,設立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專項資金,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資金保障。充分保障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經費。完善差別化電價、水價、氣價等政策動態調整機制。研究制定超低排放改造專項政策,凡是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指:煙塵排放濃度穩定低于10mg/m3、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穩定低于35mg/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穩定低于50mg/m3)的工業企業不納入重污染天氣強制減排管控范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強信息公開。各地要加強環境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力度。公布主城區和縣級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各地要公開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及應急減排措施清單,及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提示信息。重點排污單位應及時公布自行監測和污染排放數據、污染治理措施、重污染天氣應對、生態環境保護違法處罰及整改等信息。〔市生態環境局負責〕
(十)嚴格考核評價問責。未完成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和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暫停審批該區域內新增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暫停審批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工業園區、企業新增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完善“旬通報、月排名、月考核”的工作機制,根據空氣質量形勢變化,隨機開展機動式、點穴式督察。對落實環保責任不到位、監管不力、失職瀆職的,移交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發現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考核結果直接認定為不合格,并依紀依法追究責任。對工作出色、成效顯著的及時通報表揚。〔市環督辦、市紀委監委、市委目標績效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