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19 14:10
來源:清合
作者:林廣清
三、《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解了塑料制品業的套
套住了也不一定盡是壞事,先戴上套然后解套,有時候也是很爽的事情。
套住了就如小屁孩們開始穿尿褲,雖有無組織排放的苦惱卻有定時換的方便。解套了就如小孩長大一點可以定時“序序”拉尿尿,卻有時間上不好掌握的苦惱一樣。
重點在于處理要求10.3:
收集的廢氣中NMHC(注意,這里統一用NMHC)初始排放速率≥3kg/h時,應配置處理設施,處理效率不應低于80%,重點地區加嚴。
我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如果是10000立的風量,初始排放速率≥3kg/h,則排放濃度為300mg/m3,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超過這個初始排放速率≥3kg/h的。
而如果是濃度不高但體量比較大,按污普排污系數計算,即使在重點地區,仍然需要年注塑加工10000噸塑料聚合物以上才會超過這個初始排放速率。
所以按照這個標準的規定,小規模的塑料制品廠基本是不用上處理設施的。
意思理解為:要收集,不用處理。
然后,這個標準還上了金箍套,要求無組織排放設監控點。如果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的監測值超過標準,那就是收集系統有問題了。
題外話:有一些人擔心排放濃度高的企業加大風量稀釋,做到既不超濃度又不超初始排放速率,然后不用上設施。這其實沒有什么可以擔心的,在10.3VOCs排放控制要求之前,還有一個10.2廢氣收集系統要求,廢氣收集是有規范的。另外,盲目地加大風量以規避監管帶有成本和不可預見的風險,大可不用擔心。
四、塑料制品業對于控制VOCs有何意義?
一是控制VOCs排放量是為了控制光化學反應,這是一個區域性的大尺度問題,本來和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沒有太多關聯。
但既然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法有條文,我們一定要執行,這一回有了明確的標準規范,我們也要嚴格執行。
二是塑料制品業是一個體量比較大的產業,其VOCs物料及產生的VOCs的量不可忽視,這也許是各級一定要把他列為VOCs控制重點的緣由。
對于小型的工廠進行轄免,對于大中型的工廠,不管達不達標一定要減量,這都是符合環境治理的原則的。
比如某個玩具之都的城市,其每年的塑料注塑量可能超過100萬噸,算起來VOCs排放量也不小,至少達到千噸級別的。
三是比清潔生產的角度看,對于小型工廠,配套諸如UV光解的處理設施,其對于環境的負面影響估計不比正面影響小,勞民傷財而沒效果。
這一次不一定要上處理設施的規定可能切小了部分人的蛋糕卻會得到了廣泛的擁護,是個可喜的進步。
總的來說,對于老百姓賴以生活過日子的農業面源,或是對于面上眾多小企業,如果能出臺可操作性而實用的規范政策,老百姓會豎起大在姆指表揚政策的接地氣。
而如果一定要人家不計成本地上一些看起來花花綠綠用起來沒什么用或者平時干脆不用的設施,會得到什么樣的評價呢?
有一個例子,自從有了麻石水膜除塵器,由于其簡單實用效果好,每個有鍋爐的企業都自覺安裝。
畢竟,群眾的心里有明燈。如果說要求每一個塑料制品廠必須做到廢氣收集引高排放,估計是每個企業都舉手贊成,但如果是要求他們都上處理設施,相信他們心里會有不同的想法。
總結
《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明確了塑料制品業屬于VOCs物料的定義,需要收集處理。套住了塑料制品業。
《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從VOCs物料儲存、轉移和輸送、工藝過程、設備與管線組件、敞開液面、收集處理系統要求、企業廠區內及周邊污染監控要求、污染物監測要求等八大方面作了規定,雖然塑料制品廠只基本涉及工藝過程和收集處理的問題,但也屬于標準規定的范圍。
《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又給了一個解套,收集的廢氣中NMHC初始排放速率<3kg/h時,可以不用配置處理設施。只收集不用處理,解套了塑料制品業。
還有,《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出臺以后,已經無所謂執行不執行《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2-2015)的問題了。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