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四川瀘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

時間:2019-06-24 10:45

來源:瀘州市生態環境局

采用遙感監測、便攜式設備等技術手段,加大柴油貨車尾氣排放監督抽測,重點對貨運通道、交通干線、物流園區、城市建筑工地周邊等道路的柴油貨車進行抽測。依法查處超標機動車上路行駛違法行為,并追溯相關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違法行為。(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配合)

(五)加強揚塵管控,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嚴格施工揚塵監管。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推廣節能降耗的建筑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綠色施工水平。加強城市施工工地揚塵管控,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建立施工工地管理清單并定期進行更新。嚴格落實“六必須、六不準”管控要求,對違法違規的工地,依法停工整改。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督促建設單位依法將防治揚塵污染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建立揚塵在線監測體系,加強現場檢查力度。嚴禁露天焚燒建筑垃圾,排放有毒煙塵和氣體。加強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攪拌站揚塵防治,嚴格執行《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技術管理規程》,嚴禁禁攪區內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或設置移動式攪拌站,推進綠色攪拌站建設。(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執法局負責)

強化道路施工管控。道路施工應采取逐段施工方式,盡力減少道路施工揚塵。對未硬化道路入口、未硬化停車場和道路兩側裸土,應采用綠化硬化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綠化帶“提檔降土”改造工程和裸土覆蓋工程,減少裸土面積,防止泥土灑落。(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城管執法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配合)

嚴格城區道路揚塵治理。建立完善的渣土運輸管理制度,嚴格審批發放建筑垃圾運輸許可證,對運輸渣土的車輛進行登記注冊,實行一車一證,確保使用達標車輛規范運輸。嚴格渣土、環衛垃圾運輸車輛全密閉,嚴格查處拋灑滴漏、帶泥行駛、道路亂開亂挖以及擅自清運工程渣土等行為。加強臟車入城和在城市道路上行駛管理。建立道路設點檢查、聯合夜查等常規檢查及應急處置機制,開展專項執法工作。(市城管執法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牽頭)

加強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加大財政投入,科學增配機械化作業設備,合理配備大中小型機械化清掃車輛,提高機械化作業覆蓋面。規范清掃保潔作業程序,綜合使用沖、刷、吸、掃等作業方式提高道路清掃保潔質量。加強快車道、慢車道、人行道、綠化帶、花壇等地段保潔工作,擴大清掃保潔作業覆蓋面。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0%以上,縣城達到60%以上。(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配合)

強化堆場揚塵管控。工業企業堆場實施規范化全封閉管理。易產生揚塵的物料堆場采取封閉式庫倉,不具備封閉式庫倉改造條件的,應設置不低于料堆高度的嚴密圍擋,且采取覆蓋措施有效控制揚塵污染;堆場內進行攪拌、粉碎、篩分等作業時應噴水抑塵,在重污染天氣時禁止進行產生揚塵的作業。物料裝卸配備噴淋等防塵設施,轉運物料盡量采取封閉式皮帶輸送。廠區主要運輸通道實施硬化并定期沖洗或濕式清掃,堆場進出口設置車輛沖洗設施,運輸車輛實施密閉或全覆蓋,及時收集清理堆場外道路上撒落的物料。建設工業企業堆場數據庫,并組織安裝工業堆場視頻監控設施,實現工業企業堆場揚塵動態管理。加強砂石廠揚塵管控。(市生態環境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牽頭,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

嚴控垃圾、落葉露天焚燒。加大城中村、居民小區、背街小巷、臨時空地等巡查力度,嚴禁露天焚燒垃圾、落葉等行為。(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配合)

嚴控城區露天熏制臘肉。集中規劃布點,加強宣傳和引導,防止腌臘制品熏制污染大氣環境。(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配合)

嚴控煙花爆竹燃放。劃定煙花爆竹禁限放區域,嚴控煙花爆竹銷售審批,逐步減少煙花爆竹銷售點位,減輕因煙花爆竹燃放導致的大氣污染。(市公安局、市應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倡導文明祭祀。加大宣傳勸導力度,倡導文明祭掃,推廣鮮花、黃絲帶替換香蠟紙燭、集中公祭活動,減少煙花爆竹和冥幣的燃放。(市民政局負責)

加強城市綠化建設。按照“增加綠點、延長綠線、開辟綠面、拓展綠網”的思路,點線面相結合,提高城市綠地面積和綠化覆蓋率,開展城市雙修“雙百”工程建設。加強道路綠化帶、行道樹、公園、廣場等綠地建設。強化日常養護管理,防止綠化施工及管護中產生揚塵污染。(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林業竹業局配合)

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排查。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污染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整治完成并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要加強修復綠化、減塵抑塵。加強矸石山治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配合)

(六)控制農村污染,發展生態農業。

優化種植業結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糧油種植面積。充分利用優勢資源,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在確保糧食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積極引導發展高效特色經濟作物,減少秸稈產生。(市農業農村局負責)

推進農業秸稈綜合利用。重點推進秸稈直接還田利用,推廣秸稈粉碎還田、深翻還田、快速腐解。大力推進秸稈能源化利用,推廣秸稈成型燃料利用和農村秸稈氣化應用。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推廣青貯飼料、壓塊飼料等。推動秸稈基料化利用,發展食用菌栽培。積極引導以秸稈為原料的生物質燃油、乙醇、發電、造紙、板材等產業發展。到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財政局配合)

加強秸稈禁燒。全面加強秸稈禁燒管控,落實市、區縣、鄉鎮、村四級主體責任,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加強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秸稈禁燒管控。在秋收和夏收階段開展秸稈禁燒專項巡查,強化區域聯動,加強秸稈禁燒宣傳,普及秸稈綜合利用知識。(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