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02 10:01
來源:亞洲清潔空氣中心
作者:成慧慧
2018年11月,交通部發布《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擴大了排放控制區的范圍,并對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顆粒物和氮氧化物含量做出了明確要求。這一調整使得監管的范圍擴大,要求也更多。
現在國內外大部分港口都采取執法人員登船的方式檢查違規排放,如何提高執法效率、加強監管,是全世界船舶污染治理共同的難題。一起來看看歐美港口都探索出了哪些“錦囊妙計”。
我國港口船舶多裝備柴油發動機,使用的船用燃料油硫含量可高達3.5%,是國五標準車用柴油含硫量的3500倍。這種燃料燃燒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等大氣污染物會引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給港口城市居民,尤其是兒童和老人等敏感人群,帶來健康隱患。
使用低硫油是控制船舶大氣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早在2005年,國際社會就提出了排放控制區的概念。《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要求,船舶航行在指定的排放控制區內時,應遵守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和燃油要求。
從2015年1月開始,國際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區對船用燃料油的硫含量限值從1.0%收緊為0.1%。盡管硫含量限值大幅加嚴,國際排放控制區的違規率仍保持在較低水平。2015年,歐洲的北海和波羅的海排放控制區的違規率僅有5%。之所以能取得較好的實施效果,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港口國建立了有效的監管執法體系。
構建有效的監管執法體系,需要解決兩大挑戰:一是如何用有限的執法力量監管數以萬計的船舶,即執法效率;二是如何有力地處罰違規船舶。
遙感監測技術+執法信息共享系統,妥妥提升執法效率
目前,大部分港口國通過執法人員登船檢查文書和燃油抽樣,來檢查船舶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但由于登船檢查的方式耗時長,并且受執法人員人數的限制,檢查的船舶數量十分有限。
此外,登船檢查只能在船舶靠港后進行,當船舶進入排放控制區時,是否遵守法規換用了低硫燃油,無法通過登船檢查進行確認。
為解決登船檢查的種種限制,丹麥、瑞典、比利時等國家試驗并應用了遙感監測技術,包括無人機嗅探技術、固定嗅探器、差分吸收光譜技術等。遙感監測技術可以極大地提升執法效率。
丹麥和瑞典的研究發現,嗅探技術對違規船舶的識別效率比登船檢查高出4倍多:2015年和2016年,嗅探技術篩查出31%的違規船舶;而同時期執法人員通過燃油采樣僅發現7%的違規船舶。
在比利時和英吉利海峽開展飛機搭載嗅探器的遙感監測
考慮到船舶在不同港口間流動的屬性,歐洲海事安全局很早就建立了一個執法信息共享系統,以古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的名字命名,即忒提絲(THETIS)。為了適應不斷加嚴的燃油硫含量限值,2015年1月,THETIS擴充了一部分功能,用戶可以將船舶的硫含量檢查結果錄入系統,系統通過風險分析的方法,指導用戶需要優先檢查的船舶,進而縮小了登船檢查的選擇范圍。
目前,已經有28個國家600多個授權用戶通過THETIS分享本國港口的船舶檢查信息,系統的用戶不僅包括歐盟成員國,也包括加拿大、俄羅斯、冰島等國。僅2016一年,THETIS就記錄了9733個登船檢查結果。
忒提絲執法信息共享系統界面
高額處罰有據可依
提高檢查抽查的比例,只是解決了執法的第一步。在識別出違規船舶后,如何處罰違規船舶,從而對航運企業起到震懾作用,是執法部門面臨的另一項挑戰。
設置有震懾力的處罰,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處罰力度大于企業因違規而獲得的利益,二是處罰結果可以體現違規的嚴重程度。
中國海事局在2016年提出了三種對違規船舶處罰的措施,包括警示教育、糾正違規行為以及滯留。在罰款金額上,《大氣污染防治法》第106條規定,船舶使用不符合標準或要求的燃油,海事管理機構和漁業主管部門應對其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相比較中國的處罰手段,歐美在處理船舶的違規行為時,主要通過高額罰款、船舶拘留甚至刑事責任,來震懾違法行為。
各國對違規排放船舶的處罰
為了讓民事處罰發揮有效的震懾作用,美國環保署設計了詳細的罰款金額計算方法。計算罰款金額主要考慮以下三點。
第一,因違規行為獲得的非法收益,即由于使用不合規燃油,船舶節省的航行成本。這一部分罰款計算時,不僅考慮了使用不合規燃油的差價,還考慮了不合規燃油的使用量。
第二,違規的嚴重程度,即是否首次違規、硫含量超標程度、是否違反文書記錄等。
原則上,對于初犯的船舶處罰更輕,對于屢教不改的船舶處罰更重。美國環保署規定,如果船舶首次違反0.1%的燃油硫含量規定,根據船舶實際使用的燃油硫含量,每噸不合規燃油需支付150到750美元的罰款。如果船舶屢次違反低硫油規定,罰款金額最高將增加70%。此外,如果船舶在文書檢查中存在違規,每次違規需支付2,500到15,000美元的罰款。
第三,執法人員有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最終罰款金額,包括違規的性質(即違規是無心疏忽或有意為之)、責任人的配合程度、支付能力和環保署面臨的訴訟風險等。基于上述考慮,執法人員可以對違規嚴重程度部分的罰款金額進行調整,但最終罰金必須高于企業因違規獲得的經濟收益。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